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八十二章 姑臧分利益,万骑定河西终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这里因南部连绵巍峨的祁连山脉提供水源,而形成一大片碧草连天、河流交汇、鸟兽栖息、充满勃勃生机的广袤草原。

    赵旻在一千八百年后驻守、建设边疆之时,曾多次往返于此。

    每次经连霍高速行经此处时,赵旻总忍不住观望这片神奇走廊,并多次感慨大自然的神奇、老祖宗的智慧。

    所以,当如今苟哥踏足一千八百年前的原生态河西走廊时,其人心中的激动便不难想象。

    霍去病曾在此封狼居胥;隋文帝曾在此举办“万国博览会”;李靖、苏烈、裴行俭师徒三代曾在此尽展大唐武德;

    唃厮啰及回鹘人曾在此维护丝绸之路安宁;蒙古人、藏人曾在此商议和平;左宗棠曾在此进疆收复我华夏国土…

    可以说,河西走廊,见证了我们华夏数千年的兴衰变迁。

    若非一众臣属跟在苟哥身后,难得流露出感性一面的苟哥,必将热泪盈眶。

    而正当苟哥率五万余大军踏足河西走廊这片神奇土地之时…

    一支如长龙一般的车队,在如洪流一般的滚滚铁骑护卫之下,赶到了陇西郡襄武城。

    塔读@-读小说

    “德容,莫非主公今已尽收凉州?”

    【作者题外话】:与历史上的香妹子对刘帮主那对史密斯夫妇的情况截然不同…

    香妹子与苟哥,那的确是真爱。

    王异在本书之中,是一个雷厉风行、爽朗明快、敢爱敢恨、对赵昂有深情、却又对苟哥萌生别样情愫的女子。

    稍微剧透:王异和苟哥的故事,后面还会有。

    总之,王异的性格,就注定了她绝不可能是悲剧人物…大明巾帼英雄秦良玉,倒是蛮符合王异的人设。

    咳咳…换言之,赵昂有点儿配不上王异这等奇女子。

    虽然云某前文之中提及这点,但此处仍不得不再次强调:

    诸君脑海中的丝绸之路,或许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驼铃寂寥远…然而,实际上,丝绸之路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没错,那是一大片没有狼的青青草原。

    想当年,连霍高速还有云某挥洒…

    咳咳…险些暴露。

    连霍高速,代表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动脉。

    因为那条公路在凉州…啊呸!甘肃、新疆那段,就是古丝绸之路。

    接着上一章,咱们继续聊吕布。

    王允见吕布,讲的一定不是东汉官话(雅音),而一定是并州方言。

    吕布与王允,在心理上一下子走到一起。遂定计杀卓。

    太原王氏,豪门巨族。

    清河崔(崔钧崔州平的崔)、范阳卢(刘备老师卢植那个卢,他儿子卢毓是个老混蛋!)、赵郡李(战国四名将李牧那个李)、荥阳郑(这个更了不起,北朝连续出中书令,也就是丞相,郑译更是隋开国功臣)、太原王(王允、王凌一直到李唐、武周时期的王皇后)。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这五家是北朝巨族,特权身份从东汉一直延续到隋唐。

    以王允的一流门阀出身,在东汉末年的大环境下、不可能瞧得起寒门出身的吕布。

    这并非云某异想天开,董卓死后王允对吕布的“排斥态度”即为明证。

    吕布又欲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允又不从。

    而(允)素轻布,以剑客遇之。

    布亦负有功劳,多自夸伐,既失意望,渐不相平。--《后汉书卷六十六》

    董卓死后,“允轻布,以剑客遇之”,足见一斑。

    王允降尊纡贵,结交并州武人,是带着目的去的。

    吕布攀附王允,背叛董卓,也有不可告人的理由。

    理由是,吕布把董卓的通房丫鬟给睡了。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魏书七》

    这个丫鬟(侍婢)未留下姓名,但可知应颇有姿色。

    睡家主的婢女,是很危险的。

    因为婢女也经常会被家主“临幸”。所产之子,因此会有血统不明的隐患。

    所以袁术骂袁绍野种,不是没有道理。

    吕布就是这种情况。

    侍婢与吕布长期奸宿,或已有身孕。

    万一产子,不似董卓、反类吕布。

    那温侯只怕性命不保。

    注意:吕布通奸的侍婢,即貂蝉原型。

    塔读@点&~为@:塔读小说APP

    布闻之,谓杨曰:“布,卿州里也。卿杀布,于卿弱。不如卖布,可极得汜、傕爵宠。”

    杨于是外许汜、傕,内实保护布。--《英雄记》

    张杨为吕布介绍了陈留太守张邈和东郡从事陈宫。

    张邈、陈宫本为曹操旧人,却因曹氏在兖州擅杀当地名士【边让】,激起兖州士人反感,遂迎吕布入兖。

    陈留边让尝讥议操,操闻而杀之,并其妻子。

    让素有才名,由是兖州士大夫皆恐惧,陈宫内亦自疑。--《通鉴》

    兴平元年至兴平二年(194-195)的兖州之乱,此事前文已有阐述,正史比演义精彩一万倍。

    老乡张杨对自己的亲近态度,以及兖州士人对客籍人士(曹操)的排斥态度,给了吕布极深的震撼,使得“乡党思维”进一步镌刻在吕布脑中。

    当然,吕布所谓的“乡党情怀”,从结果上看,无非是自我麻痹、自我感动的手段。这是一种低级且廉价的破冰套路。

    呵呵,这与酒桌上那些动不动兄弟相称的“自来熟”们,并无本质差异。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今天实测了一下地面温度…

    59度。

    俺们就在这炎炎烈日、滚滚红尘…这是字面意思…中暴晒了一下午。

    饶是如此,俺们也还是在可劲儿祈祷千万别下雨…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那可怜的卖炭翁的心理,俺们算是切身体会到了。

    工期太紧了!

    强撑精神写完作者的话…

    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