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零四章 百媚心旌荡,千帆渡大江2

    步骘也不再尴尬。

    当事人秦宓嘴角含笑,欣然向赵旻、荀攸作揖。

    “回主公、公达先生,《文心雕龙》之手稿,已由诸位兄长、先生及在下作注,然未经主公亲览,故而今尚未刊印。”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说着,秦宓又向犹在偷偷打量赵旻的张裕躬身行礼。

    “不知南和兄是否已批注完毕?”

    赵旻至此恍然大悟:

    手稿在张裕手里?那么周群必已做批注…

    这些益州士人之所以看老子如此顺眼…恐怕《文心雕龙》手稿要居首功!

    诚然。

    如此文论巨著,苟哥愿大大方方地拿出来,让这些益州士人们蹭热度…

    谁还能不对苟哥感激涕零?

    这就好比苟哥堂而皇之地邀请刘璋、张鲁、阎圃、李休…等人蹭收四郡二关热度一样。

    所以说,苟哥和伏寿这对心机满满之人,天然是一对。

    塔读@点&~为@:塔读小说APP

    但蜀汉的州牧,自诸葛亮死后便不见记载。

    从辖区范围看,蜀汉偏居西陲,领地有限,因此应该仅设益州牧一职而已。其实不然。

    蜀汉虽然仅占一州之地,但吴蜀“交分天下”之后(229),蜀汉在名义上还占据并、凉、冀、兖四州,以及半个司隶校尉部。

    因此可供授受的头衔并不为少。

    刘备生前自领益州牧;

    刘备之后(223)唯有诸葛亮称“牧”;诸葛亮之后(234)蜀汉的地方长官不再称“牧”,均称“刺史”。

    同时代的曹魏与孙吴依然保留着州牧的旧称,因此蜀汉“废牧复史”的行为便显得尤其古怪。

    咱们就这一历史现象,探讨其始末成因。

    先简要梳理“刺史”与“州牧”的历史源流。

    刺史源自“御史”,负监察职能;最初需要巡视州中郡国,还需要亲自向朝廷进行工作汇报。

    原文≈~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随着刺史的权势逐渐增加,便不再巡行移动,而是待在固定治所;向中央奏事也可通过僚属代办,不必事必躬亲。

    诸州(刺史)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都奏事,中兴(指东汉建立)但因计吏。--《续汉书百官志》

    这样,刺史便由“居无定所”的监察官,演化为“坐镇一方”的军政首脑。

    西汉成帝时代,刺史一度改称州牧,哀帝时复称刺史。

    十二月,罢部刺史,更置州牧。--《汉书成帝纪》

    罢州牧,复刺史。--《汉书哀帝纪》

    两汉之交的新莽与更始政权,复置州牧。至刘秀建立东汉,又将之废为刺史。

    是岁(建武十八年),罢州牧,置刺史。--《后汉书光武帝纪》

    东汉灵帝末年,暴乱迭起,汉廷对地方州郡完全失去控制。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在太常(九卿之首)刘焉的建议下,灵帝再度恢复州牧制度,史称“废史立牧”。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乐文小说网

    刘焉的理由是“刺史威轻,既不能禁;改置牧伯,镇安方夏”。换言之,州牧可以视作“地位加强版”的刺史。

    灵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刘)焉以为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暴乱,乃建议改置牧伯,镇安方夏。--《后汉书刘焉传》

    在灵帝的安排下,太常刘焉任益州牧,太仆黄琬任豫州牧,宗正刘虞任幽州牧。

    (刘)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皆以本秩居职。--《后汉书刘焉传》

    彼时(188)出任州牧者,均是汉廷九卿;可知“废史立牧”之后,这批新任州牧的秩阶应等同于九卿,即中二千石。

    太常,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礼仪祭祀。太仆,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车马。--《续汉书百官志》

    汉制,郡守秩二千石;刺史秩初为六百石,后升至二千石。

    孝武帝初置刺史十三人,秩六百石。成帝更为牧,秩二千石。建武十八年,复为刺史。--《续汉书百官志》

    由于灵帝时的州牧“皆以本秩(中二千石)居职”,因此便不再有“威轻,既不能禁(郡守)”的问题,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方首脑。

    东汉末年,汉廷将“刺史”与“州牧”视作同一官阶系统,刺史当得好,即可晋升为州牧。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比如荆州刺史刘表,晋为荆州牧;

    徐州刺史陶谦,晋为徐州牧等等。

    (刘表)代王叡为荆州刺史……李傕、郭汜入长安,欲连表为援,乃以(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魏书刘表传》

    徐州黄巾起,以(陶)谦为徐州剌史……天子都长安,四方断绝,(陶)谦遣使间行致贡献,迁安东将军、徐州牧。--《魏书陶谦传》

    这种情况,就类似于曹魏的四征、四镇将军,在职有功,即可晋升为“征、镇大将军”。

    比如曹休由“征东将军”晋升为“征东大将军”,夏侯尚由“征南将军”晋升为“征南大将军”等等。

    (曹休)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文)帝征孙权,以休为征东大将军。--《魏书曹休传》

    文帝践阼,更封(夏侯尚)平陵乡侯,迁征南将军……(夏侯尚)勒诸军击破上庸,平三郡九县,迁征南大将军。--《魏书夏侯尚传》

    州牧既然拥有无与伦比的名分地位,便引来汉末群雄的狂热追求。

    比如袁术,便同时兼称二州州牧(扬州牧、徐州伯)。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袁术)将其余众奔九江,杀扬州刺史陈温而自领之,又兼称徐州伯。--《后汉书袁术传》

    再比如刘备,同时兼称三州州牧(豫、荆、益)。

    当然,袁术与刘备的州牧,大抵属于擅自封拜,矫诏乱命(刘备的豫州牧除外)。

    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刘)备,受朝爵秩,念在输力,以殉国难。--《蜀书先主传》

    不难看出,州牧在名义上的威势过重,西汉与东汉都对州牧一职“设而旋废”。这可能也是蜀汉废置州牧的原因之一。

    以上,便是时代背景。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特别强调一点:这些皆为存稿,作者的话是上传前现码,由于云某工作太忙、时间太碎太少,故作者的话有时需耗时一天。

    存稿耗完之时,云某尽量做到每日一更。

    …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目前,存稿尚余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