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一十章 襄阳诣刘表,暗中使阴招3


    “甚善!某等便依此计行事!”

    沮授之计…后文自会详细说明。

    总之,这计…嘿嘿,一言难尽矣!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暂且不提许都之博弈、袁绍之诡计,我们再看向苟哥。

    沿江水顺流而下四日后,在午时初,赵旻那遮天蔽日的艨艟船队,顺利抵达鱼复城这座白帝城。

    新任巴东太守赵韪,早已得到斥候打探来的情报,因此,其人已经恭候于码头。

    赵旻自高两丈有余(五米)的艨艟船舷上一跃而下后,向瞠目结舌的老狐狸赵韪抱拳。

    “赵府君,别来无恙?”

    赵韪回过神来,向赵旻深深一揖。

    “托主公之福,老夫一切安好!恭喜主公为皇汉收回河西四郡、二关!”

    赵旻心中微微一凛:

    赵韪既然已知此事,那么想必如今天下诸侯皆已知情。

    所以…老子必须尽快见刘表!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于是乎,本打算在白帝城停留一日、查看一番巴东郡大致情况的赵旻,只是与赵韪畅谈半日后,连晚饭都未用,便再次登船启程。

    赵旻对赵韪这个老狐狸的心理拿捏得极准:

    前者将星相师张裕去年观星相时的记录,拿给后者看了看,后者脸色便当场大变。乐文小说网

    因为,张裕的记录中提到两点。

    一是今年五月,赵韪攻成都城时因军中倒戈而亡;

    二是紫微垣异芒骤现,赵韪命格大变,其人东行后将安享富贵、寿终正寝。

    这两句谶语还用解释?所以,赵韪对赵旻感激涕零。

    酉时中,船队再次沿江水顺流而下。

    实际上,赵旻的最佳路线,应是在南郑城直接坐船,沿沔水(即汉江源头)直抵下游的襄阳。

    但由于夏侯渊行军速度极快,给赵旻预留出足够时间,所以赵旻方可从容赶到成都城,再经江水(岷江)顺流而下至襄阳。

    塔读@-读小说

    其二是荆州士族对北伐的抵触。土著豪强更倾向归顺曹魏,从而攫取更大的政治利益。除刘备等少数将领,大多数荆州豪强对北伐均不热衷。

    ①刘表的谨慎与狡黠

    刘表出身兖州山阳,本是汉室疏宗。其出镇荆州,是因为袁术盘踞南阳(荆州北大门),孙坚又杀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张咨,导致江汉倾覆。

    初平元年,长沙太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叡,诏书以(刘)表为荆州刺史。--《后汉书刘表传》

    换言之,刘表割据荆州,实际是东汉朝廷“死马权当活马医”的错进错出。

    因此其上任之始,亦不免坎坷。

    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表初到,单马入宜城。--《战略》

    正是因为“单马入宜城”的窘迫,刘表的统治,展现出极强的投机色彩。如果没被逼到绝境,通常不会主动出击,而是迁延观望,以待时变。

    换言之,危亡之际,刘表可以“意气奋发、多谋善断”;但太平时节,刘表便“鼠首两端、乍前乍却”。与袁绍非常相似。

    关于刘表的“谨慎狡诈”,略举数例。

    首发&:塔>-读小说

    (1)封丘之战与官渡之战

    因为袁术、孙坚曾经“阻兵鲁阳”,又试图攻打襄阳。因此刘表极端仇恨袁术集团,遂与袁绍联合。

    封丘之战(193),刘表配合绍军断术粮道,打得袁术“迸走流离、几至灭亡”。乐文小说网

    四年春,(曹公)军鄄城。荆州牧刘表断术粮道,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太祖击详,术救之,与战,大破之。--《魏书刘表传》

    但在袁术逃离中原、亡走扬州(193)之后,刘表对盟友袁绍,也便逐渐冷淡。官渡之战时(200)居然安坐江汉,兴致盎然地观看袁曹血斗。

    虽然彼时因为刚刚平定张羡之乱(198-200),荆州方面可能存在厌战情绪。但官渡之战前后打了一年有余(199-200),刘表却始终蜗居不出,且以此为能。

    刘表还美滋滋地对治中从事(高级州吏)邓羲讲:我一方面尊奉汉室(曹操),一方面不背盟主(袁绍),这是天下的大义啊!

    (刘)表达(邓)羲曰:“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此天下大义也。”--《汉晋春秋》

    刘表此举,可以说是丧心病狂式的偏安了。

    (2)作书解斗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建安七年(202)袁绍死,诸子相残,日夜不休。

    袁谭、袁尚兄弟鏖战正酣(202-205),袁尚竟舍老巢邺县于不顾,跑去平原郡跟袁谭厮杀,前后长达五个月。直到曹操决堤灌城,袁尚才惊慌失措地回援,兄弟携贰到这个地步。

    在此期间,刘表曾在刘备的鼓动下,发动了一次北伐战争(202),打到了叶县与博望(南阳北侧)。但刘备偏师众寡,很快撤退。

    (刘表)使(备)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蜀书先主传》

    高干之乱时(205),刘表曾声援张白骑(张晟),最终却也不了了之。

    张晟寇殽、渑间,南通刘表。--《魏书杜畿传》

    除上述两次小规模军事行动,在曹操与血战河北的五年间(202-207),刘表始终安坐荆州。不仅不肯支援袁家诸子,反而分别给袁谭、袁尚写信,劝二人罢兵。书信载于《魏氏春秋》,辞采可观。

    值得注意的是、刘表在书信中丝毫不提“北上援助”,反而如儒士一般讲述忠孝节义,隐然展现出年轻时的“八顾”风采。

    (表)姿貌温伟,与同郡张俭等俱被讪议,号为“八顾”。--《后汉书刘表传》

    最可笑者,是刘表在信的末尾,居然声称“袁谭、袁尚若不罢兵,那荆州便要解除同盟之约”。

    原文≈~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刘表曰)冀闻和同之声。若其泰也,则袁族其与汉升降乎?如其否也,则同盟永无望矣。--《魏氏春秋》

    实际彼时荆州能够安享太平,恰恰得益于袁氏兄弟牵制了曹军主力。若诸袁覆灭,那荆州也便岌岌可危。

    按历史发展,曹操在剿灭袁尚之后(207),便立即袭击荆州(208)。但彼时的刘表,就是假装看不到,自欺欺人。

    而袁谭兄弟,对刘表的书信也都嗤之以鼻,不以为意。

    (袁)谭、(袁)尚尽不从。--《魏氏春秋》

    不难看出,刘表的谨慎,晚年已经呈现出病态,不能再以常理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