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四十二章 许都运帷幄,江夏谋千里4


    所以,宫中这个间谍将会是一枚极好用的棋子。

    换句话说,苟到极致的苟哥心太脏!

    还可以证明苟哥心有多脏的另外一点,便是他暗戳戳针对荆州、江东所布的那张大网。

    这是后话,暂且揭过不提。

    偷摸给皇后伏寿报信的任务,苟哥便愉快地交给了刘艾。

    刘艾身为宗正兼侍中,又是个刚及半百的半老头子,其人出入深宫禁苑,比赵旻这个苟哥还要方便。

    忙完此事,苟哥马不停蹄地找到了太医令张机张仲景…

    步练师临盆在即,提前巴结巴结医生准没错。

    何况苟哥此来,还为张仲景带来了产自益州的附子和干姜,以及产自凉州的大黄。

    对于张仲景而言,前两味药是其人开方常用的刚需品,后一味药则是“推陈致新”的良药。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果不其然,苟哥送的礼,送进了张仲景心坎里。

    后者极为难得地满脸堆笑,并为苟哥斟上热茶。

    “主公,宫中、府中一切安好,主公勿念。”

    府中,指的当然是卫府。

    苟哥同样堆起笑脸。

    “仲景先生,陛下子嗣单薄,而步贵人又将生产,还望先生多多费心。”

    张仲景连连颔首。

    “主公但请放心,某必尽力而为。然则…某有一事不甚明了,尚需主公为某答疑解惑。”

    【作者题外话】:咱们继续说大乔和小乔,下一章,咱们聊一聊三国时期的谍战。

    前文提及,《江表传》中有一处颇富争议的记载,即孙策对周瑜说:“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塔读@告^在线免。费阅&读!

    比如汉桓帝十五岁成婚,晋惠帝十三岁成婚,司马师成婚年龄未详,但她的原配夏侯徽二十四岁死时,已经留下五个女儿(见《晋书后妃传》)。

    曹丕十八岁纳甄氏,但在甄氏之前,已经有了任氏等诸多侧室。

    周瑜的成婚年龄,还可以参考同时代的江东人物。

    彼时东吴政权中的婚姻记载,还有孙贲女嫁曹彰,孙匡娶曹操侄女等案例。

    (孙)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乃以弟女配(孙)策小弟(孙)匡,又为子(曹)章取(孙)贲女。--《吴书孙讨逆传》

    孙策死时(200),孙权年仅十九,那么孙匡(孙权弟)的年龄无疑更小一些。

    曹彰的情况更加特殊,他生于中平六年(189),照此推断,他成婚时大约只有十岁上下。

    周瑜出身庐江巨族,从祖周景,叔父周忠,皆为太尉;

    其父周异是洛阳令,洛阳又是东汉首都。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吴书周瑜传》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作为累世公卿的世家子弟,周瑜的成婚年龄,与上述诸人应无太大差异;

    至少在他二十五岁纳小桥时,膝下无疑也是子女环绕了。

    周瑜有二子:周循、周胤;

    周瑜还有一女,嫁孙权长子孙登。

    这些子嗣不可能都是小桥所生。

    (周)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孙)登。男(周)循尚公主。--《吴书周瑜传》

    换言之,小桥是否有过生育记载,已经难于定论,但她的侧室身份,却无可置疑。

    现代的文艺作品将小桥视作周瑜的妻室,无疑是受到小说家的影响,不足置信。

    二桥的记载,在《三国志》中仅有粗略记述,在《三国演义》以及相关衍生品的渲染传播下,二桥的正室身份已经深入人心。

    不过正妻仅仅是美好愿景,妾室才是不争的事实。

    原文≈~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其实以二桥的战俘地位来看,她们本不配被写入史书,此处极有可能是陈寿“纠合三国史”时,对韦曜《吴书》的誊录转述。乐文小说网

    (陈)寿乃鸠合三国史,著魏、蜀、吴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华阳国志》

    事实上,东吴宫廷中,“因爱登后”、“以色见宠”的记载俯拾皆是,可见孙氏集团对于美貌女子,确实有着异乎寻常的癖好。

    注意:此事详见王永平《孙氏婚姻之“不计行辈”与“因爱登后”》。

    比如孙权的首任皇后,是囚徒出身的潘夫人;

    这已经严重违背制度要求,不能以常理度之。

    (潘夫人)父为吏,坐法死。夫人与姊俱输织室,(孙)权见而异之,召充后宫。--《吴书潘夫人传》

    注意:潘氏之前有步氏。不过步氏的皇后是死后追封,因此不论。

    实际步氏出身亦不高,属于南渡的淮泗人(徐州广陵人),且来自庐江战俘,见前文引注。

    孙权甚至会经常出游巡幸,采择美貌女子充实后宫、或赐予宗室。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比如孙皓生母何夫人,本是兵家子,只是因为貌美,便被孙权在路上相中,赐给孙和为妾。

    孙权尝游幸诸营,而(何)姬观于道中,权望见异之,命宦者召入,以赐子(孙)和。--《吴书何姬传》

    考虑到“纳二桥”的时代背景,以及孙策与周瑜的年龄地位,再结合二桥的战俘身份,可知她们根本没可能是妻室。

    以袁术的尊贵家世,其女也仅能充当孙权的妾;

    照此论之,出身远不及袁夫人的二桥,实际地位也便可想而知。

    当然,后世的小说家,本着美好的愿景,给二桥塑造了一个光明的童话世界,让命运凄凉的孀妇,得到了正妻的地位与尊重,满足了无数读者的遐思,这大概也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要知道,童话里都是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