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五十八章:半部论语治天下


    “那么三省如何批解?”李绩问道。

    “三省(xǐng)就是检查、察看之意。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

    李绩接着说道:“有时,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小仙说的很对,忠字,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信字,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李小宁放下银筹,喝了一口茶,他继续解读这句话的涵义。

    传不习,传,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用洛阳日常的话说,就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www.

    “好,李兄可以到东都太学来当导师了!”里桌的小杨竟然脱口而出。

    按照喝酒的方法,一方说对了,对方就得喝酒一碗。接着李绩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轮到李绩抽银筹。他抽出一支银筹一看,竟然是“学而时习之。”

    他不假思索地朗声诵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个“子”字,是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这个说(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有朋,一本作“友朋”。“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www.

    这个乐:与“说”有所区别。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愠(yùn),就是恼怒,怨恨。

    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他又用东都时语解读说,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李小宁一听李绩批解的很到位,心下佩服,他又引申几句。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习”。

    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讲过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做“学问”。

    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

    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这个解说在本篇里就有。

    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