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百一十九章:见风使舵

    “清音,你放心吧。你二哥已经从监狱里出来了。”刘一刀从清音怀里接过依然酣睡的清韵,安慰道:“事情已经过去了,咱们回家。”

    李清音半信半疑。

    爹地的话可靠不可靠,还两讲。一个人居然离家出走多年,且毫无音讯。要不是这次,家里出了大事,他还不会露面。

    做长辈的,可要挺起脊梁,做事盖不上脚面,留给儿女的也将是一个负面的影响。李绩后来与李清音讨论过李二叔的不辞而别,终归李清音无法原谅爹地的所为。

    李二叔好言相劝,又信誓旦旦、言之凿凿,她心里有一点点相信。

    李玉石在一旁着急,“妹妹,清扬是出狱了。”

    李清音差点跳起来,心道,你也会这样说,那,二哥他人呢。

    又一想大哥是个心性孤傲,且品性端庄的人,不会在这么大的事情上骗我,渐渐,也就相信了。

    皮县令一直在大堂里等候着清扬的消息,听衙役汇报,忙忙赶过来:“宋公子是如何解决的?”皮县令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个斗殴事件会及时化解,除非宋公子主动放弃追诉。

    李玉石淡定的应道:“现在的社会,石膏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我给洛阳学府的老师说了清扬的事,他们出面很快解决了。”

    皮县令豁然开朗,这还真是师生情发挥了作用。又一想,洛阳学府隶属国子监辖制,自己的老师出面,怎么也得给面子。

    何况那些朝堂上的大佬,要不早年出身国子监,要不他们的子弟是太学的学生。不管怎样,自己圈子里的事,总能找到解决的途径。

    这就思路明晰了,东都别驾与国子监之间,虽然井水不犯河水,国子监与朝堂大佬的微妙关系,他不是不知道。

    打架、斗殴,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用不着经官动府的。

    如果炒作到朝堂上去,或许有人在皇上面前打小报告,皇上也会认为朝廷命官小题大做,仗势欺人。

    必定民声不可忽视,皇上一旦知晓,说不定来个“一案双查”,反查到自己的身上。又或者来个“以案促改”,皇上拿这件事当典型,教育官员严守规矩,那也是顺理成章的。

    看来,宋城大人不想当出头的椽子,关键时候还是头脑清醒的,最起码比那个猪腰子脸宁管家有脑子。

    不然,依宋公子脾性,绝不会主动撤案。

    李玉石见皮县令迟疑半晌,马上又补充道:“还有王鸿基教授以及司天台的中原五白也出面了。”

    等他一字一顿的说完,皮县令顿时圆眼大睁,两道羡慕到死的贼光,呲呲放电:“恭喜都尉大人,你家大郎真有出息。不仅得到国子监大佬的欣赏,还受到国家顶级科研机构司天台的重视。不简单、不简单。大郎前途无量、前途无量啊。”

    大哥认识司天台的五白,这可是惊为天人的秘密。李清音长到十四岁,大哥就瞒着自己十四年。口紧,口紧啊。看来,这学没有白上,这书也没有白读。保密做到这个程度,我李清音还蒙在鼓里。

    她转身看看李玉石,心里比先前更加有了底气,也踏实了许多。

    “你们两位还没有吃饭吧?”

    李二叔觉得已经过了饭点,有点含蓄的说道:“回家吃,也不错。”

    “还回家吃干嘛。我这里有现成的米粥,还有玉米面窝头,就在县衙食堂就餐,这不更好吗。”

    皮县令喊来一个当值的胥吏,命他把食堂的饭菜端过来偏房吃。

    胥吏看看一脸倦色的李一刀父子,朗声应诺,收拾好餐桌,皮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