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百零一章 他的前程秉宽决定

    朝议结束,朱佑樘走在回乾清宫的路上,旁边的李荣给举着雨伞。

    「不是都停了吗?」朱佑樘说了一句。

    李荣提醒道:「陛下,还有些雨星子,您要保重躬体,路面湿滑不如让人将銮驾抬过来。」

    朱佑樘笑着摇摇头道:「就几步路,没什么。威宁侯那边知会了吗?」

    当天司礼监只有李荣陪同朱佑樘参加了这次的朝议,而当天又是威宁侯王春受命调大同为总兵,算是朱佑樘对于西北布局的又一步棋。

    李荣道:「已派人告知,让他朝议之后便入内廷来见,到时奴婢会过去迎一下。」

    「嗯。」

    朱佑樘抬头看着天色,道,「这场雨不错啊,看来今年的旱情应该缓解了吧?有秉宽在,大明马上要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了。」

    李荣一时怔在那。

    皇帝这是对张周信任到什么程度?

    下一场雨都跟张周有关系吗?

    这雨既不是张周祈雨求来的,也不是张周谶言预言出来的,不过是一场普通的雨而已,怎么就跟张周有那么大的联系,甚至还关乎到国运民生了?

    理解不了!

    乾清宫内。

    朱佑樘会见了王春,特别跟王春交待了一下去大同的注意事项。

    「凡事不用强求。」朱佑樘道,「乃父于军中声望不低,你过去之后无须刻意表现自己,历练几年,以后北方的军政也多可仰仗于你。对了,秉宽还跟朕提及,让你二弟也到西北去,不过朕还没给他选好当什么差事。」

    王春跪在地上,听完之后简直激动到热泪盈眶。

    王家人除了在送礼和巴结方面是好手之外,一个个都还是「戏精」。

    这得益于王越的耳濡目染。

    外人都理解不了的事情,王越身为大明赫赫有名的战将,居然喜欢逢迎和用一些非常规的拉拢手段……而王越通过这个获得了王家如今的地位,王春自己没别的本事,自然只能先学父亲这点本事了。

    「臣念圣恩,必当鞠躬尽瘁,以报皇恩。」王春在皇帝面前不断诉说自己的忠心。

    朱佑樘颔首道:「如今西北也是用人之际,你们王氏一门也算忠义之家,朕信得过。只是这军中的事,牵扯到太多纠葛,朕也不好对你细说,多听秉宽的吧。」

    不听皇帝的听一个臣子的?

    连王春都不太好应承。

    李荣在旁解释道:「陛下的意思,是让威宁侯在治军上,多听取蔡国公的意见,此番也是蔡国公向陛下举荐了你,你既不能辜负了陛下,也不能辜负了蔡国公的推崇。」

    王春这才好应承,磕头道:「臣领命。」

    「呵呵。」

    朱佑樘笑着起身,走到王春面前,亲自把王春扶起来,笑道,「王卿你还是太拘谨了,其实应该学学秉宽,走到哪都大大咧咧的,在这里不必跪,朕不是那种苛刻之人。君臣之间也不用那么多礼数。」

    王春此时已经是老泪纵横了。

    那感觉……就好像是要马上一头撞死,来报答朱佑樘的知遇之恩。

    朱佑樘正要跟王春再叙叙,趁机收拢一下人心,李荣见门口有小太监传话,赶紧走过去问明情况。

    「怎回事?」朱佑樘目光打量过去。

    李荣走过来,在朱佑樘耳边低语两句。

    朱佑樘道:「她还好意思来求见?当初朕怎么说得来着?让她在外面等着。王卿家,朕这里有一份舆图,是平时朕阅览的,就赠给你,你拿回去之后好好研究,以后大同的军务,要靠你来撑起。」

    送一份地图,本身没多少价值,但「

    礼轻情意重」,皇帝都肯把自己平时看过的地图赐予,这是何等荣耀?

    王春难免会想,怕是连张周都没这待遇吧?

    当然,这地图还是张周给画的,给皇帝的那份自然是很详尽,但要仿几份一点问题都没有,朱佑樘只是借此表达对王春的信任和关怀。

    王春走之后,一直在外等候的宾客,永康公主才得以进来求见。

    「臣妹给皇兄请安。皇兄万福万寿,臣妹平日必当对上天祈求,不敢懈怠。」永康公主道。

    朱佑樘摆摆手道:「行了,不用拿对皇祖母的那套说辞来敷衍朕,有事说事。」

    朱佑樘的意思是,朕又不信佛,你整那么多虚的干嘛?

    永康公主道:「皇兄,臣妹是为之前的冲动,特地来向您赔罪的,之前误会了皇兄的用意,还以为您对……懋仁他有什么误会,此番他能在西北立功,全靠皇兄的提携。」

    「不是朕,是秉宽!」朱佑樘纠正,「你先前闹那出,让朕很为难啊,朕所信任的人,会坑一个长公主驸马吗?」

    张周因为妒忌,所以要坑崔元?

    就问你崔元是不是够格?

    永康公主赶紧换上笑脸道:「臣妹也知道对他不起,所以想请皇兄当个和事佬,以后懋仁在都督府还要仰仗于他。」

    「回头再说吧。」

    朱佑樘显得漫不经心。

    此时崔元也只是因为石沟城一战的功劳,因为是形势所成,崔元有忠勇的举动,但对于朱佑樘来说并不算什么,换了别人在那种情况下带兵出击,大概也能取得相似的效果。

    所以对朱佑樘来说,他也没打算以后多器重崔元。

    主要还是这个妹妹给他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让你家那位领兵出征,你就来闹,取得功劳就来讨好甚至是说项,真以为大明的皇室姓朱,你一个嫁出去的朱家公主就可以肆意妄为了?

    朕给你你才有,不给你,你就憋着吧。

    永康急忙道:「别啊皇兄,懋仁他好不容易有机会出头,再说他一直想为朝廷效命,这肥水不流外人田,他的忠心值得信任。」

    朱佑樘瞄着妹妹,一时没回话。

    但眼神好似在说,你家那位的忠心大概是可以信任的,但你的忠心,明显是大打折扣的。

    「还是说皇兄,有人在您面前恶意中伤他?」永康嘴也是不饶人的,眼见情况不对,马上又拿出泼辣的一面。

    「混账!」

    朱佑樘也恼了,厉声道,「你此话何意?你不会又想说,这是秉宽在朕面前提到他,所以朕才不给他机会?」

    「没有,臣妹不是此意。」永康赶紧否认,「臣妹听说,您都把之前不过是在军中混个军功的威宁侯,就是王家的长子,派去当大同总兵了,给懋仁个差事应该不难吧?也不必留在边镇,到京师来帮皇兄操练京营士兵,以他能耐,管一营总不在话下。」

    朱佑樘满脸不乐意道:「就你这性子,朕都不知该如何说!军中如何用人,朕自有安排,何须你来指手画脚?你不是说你知错了吗?那行,只要你让秉宽同意朕给他调遣差事,无论秉宽说给他调什么,朕都准允!」

    「皇兄,您这是什么意思?让臣妹去求那张秉宽吗?」

    永康一听就不乐意了。

    来找你当和事佬,你也不能捉弄人啊。

    朱佑樘道:「你惹来的是非,自然由你自己来平,朕不好意思跟秉宽提为崔元加官进爵的事,秉宽既为兵部尚书,对军中事项最为了解,他对于崔元的性格,还有他的潜质必定很了解,朕听他的来给崔元布置差事,有什么不妥吗?」

    「可

    是他……」

    永康气得差点跺脚。

    随即她语气也软下来,好似恳求兄长一般道,「皇兄啊,别捉弄臣妹了,臣妹是真知道错了,之前去找太皇太后,也是臣妹不想当寡妇。现在懋仁已有了军功,是该把他调回来,张秉宽再怎么说也是臣子,臣妹有些话开不了口。」

    朱佑樘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道:「那你就等崔元回京师之后,由兵部议定之后,再给他派遣差事。你自己看着办吧!没事就回去,最近也不得再踏入宫门,尤其是你皇嫂那边,更不必去了!」

    「我……」永康一脸憋屈,但随即好似服软一般低头道,「臣妹告退。」

    「真不识相,不知道她在做什么,就算是皇姓之人,有她这么折腾的吗?」

    朱佑樘在目送永康离开之后,还愤愤然,好似对此非常介怀。

    一旁的李荣却能看出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