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百一十二回 改制目的

    这与安抚沈世魁有关。

    税,直接决定了一个地方实力的强劲。

    杨承应非常重视,同时也知道现在金州镇的人口越来越多,必须成立机构应付。

    设立总务厅,以范文程充任总务,管理行政事务。

    下设民曹,管理婚姻和生育等;户曹,管理户籍档案和入户等;工曹,管理全镇工程等;刑曹,管理全镇刑事案件审核等;吏曹,管理全镇的官吏升迁和档案、考核等。

    机构之多,不再赘述。

    总之,整个金州镇包括公、教、医等都被范文程统管。

    祖天寿作为副总兵,以后以总兵府名义对全镇营兵发号施令。他麾下也是自己成立机构,雇佣人员,管理各种事务。

    鲍承先也以文馆学士衔,充任考吏厅总务,管理全军,包括标营的功过赏罚。雇佣相应人员,管理事务。

    宁完我则作为文馆常驻,处理机密大事。

    尚学礼担任税务厅,管理全镇的赋税……

    会上,每个人就具体负责一块,进行激烈的讨论。

    一直到深夜,第一次会议才算结束。

    此后,又开了四次会议,就是针对职责和军队管理进行了讨论。

    五天后,终于商量出一个大家都比较认可的版本。

    由于总务厅职责大,机构多。又安排了周文郁和刘伯漒给他打下手。

    沈世魁给尚学礼打下手,管理税务厅。

    老部下许尚,给鲍承先打下手,管理考吏厅。

    等等……

    无意中,杨承应建立一套高效的行政体制和全新的税收体制。

    表面上他把权力分散出去,实际上却把全镇各阶层都绑上了自己的战车。

    所有人只有对他忠诚,才能够一展才华和荣华富贵。

    这一点,在一旁冷眼旁观的张景岳就看得很清楚。

    几次会上,他都一言不发,装作不存在。

    散会后,他徒弟赵献可来禀报:“师父,金州镇要建立杏林堂,管理全镇大夫。还要在各地建立分堂,诊治病人。

    范先生派人找弟子,问弟子愿不愿去,师父以为可与不可?”

    “杏林堂可不单纯是药材铺,他管理着全镇的药材进出口和官办药铺的大夫,是杨驸马私下设立,很明显是为了提高行政的举措。”

    张景岳小声说道:“如果你认为,这种行为与朝廷相违背可以不参加。但是一旦加入进去,朝廷将来怪罪起来,你难逃追责。”

    “那……弟子该不该去?”

    听了师父的话,赵献可有些犹豫。

    “你觉得呢?”张景岳反问。

    “弟子以为可以去,正好能与很多大夫切磋医术,将师父传授的医术发扬光大。”

    “行,既然你这样想,那自然没问题。”

    张景岳在心中叹了口气,有些话他不好挑明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