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 112 章 卷三.9

    来人是张治中,原来是黄埔军校军官团团长,现任中央党校的教育长,和霍家华私交甚笃,这次有事情来到南京,听说了霍家华就任上海警备司令的事,特地绕路过来观礼。霍家华连忙迎上去,道:“教育长先生,欢迎光临酒会,学生不胜荣幸!”

    “少来!我可知道你,表面文章做得冠冕堂皇,把人糊弄的一怔一怔的,我可不吃你这一套!说说看,怎么军队不带了,来做这个警备司令?”

    霍家华笑道:“腿疾犯了,正好退下来,军队都交给陈成去剿匪,留在上海就是为了休养。”

    知情人心知肚明,徐长林退居天津,留下的浙江的地盘和军队,表面上是由徐瀚江接手,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虚职,真正的实权都在霍家华手里,但是蒋某人最忌惮的就是地方实力军阀,怎么会容许霍家华保留自己的军队。所以他主动提出来上海,离开军队。

    张治中瞪眼,“不说实话是不是?”

    霍家华无奈笑道:“实话就是,为了来上海,我答应了陈成把浙江的一部分军队交给他去剿匪,另外我还在校长面前立下军令状,一心投入国防建设,要在十年内在上海建立起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工业体系。校长十分支持啊!”

    “哼,支持?”蒋某人嘴上说得好听,可是心里打着从外国获得支援的算盘,武器、物资的来源不如从国外借来更加快捷,所以对于所谓的国防工业体系建设是毫无兴趣的,资金、人力无一提供,全部要靠霍家华自己筹措。这其中的困难,张治中自然能够想得到,他很遗憾,霍家华这样才华横溢的将领,由于在“四一二”分共中态度不够明晰,又不肯亲自剿共,而受到蒋某的猜忌,不得不以腿疾为名,将自己的军队交给别人去带领。

    张治中道:“真是可惜,你就甘心大好前途就这样虚掷?我可听说你的族兄陈成现在校长面前得到重用。日后他去剿匪,得到的信任肯定比你更重!”

    “我和族兄陈成既不是瑜,也不是亮,我们家里只要有一个人对校长示以忠诚就可以了,他有他的路,我也只想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对校长,对党国有用,任何时候我和陈成都是肩并肩的兄弟!”陈成以后走的是纯臣的路子,而他霍家华的定位是“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却不为某一个人,当然这种真实想法是不能宣之于口的,在蒋某人独揽大权的苗头已经露出来之后,表面上,他会表现得比谁都要恭顺。

    他虽然把浙江的军队交给了陈成去剿匪,态度坦荡,但是蒋某人反而有了一定的顾忌,而且他和陈成两个人之间达成一定的默契,陈成一定会给他把握好了,既不会让他的军队损失太大,也不会在某人面前无法交代。

    “据说贺衷寒等人正在组成蓝衣社,我看你在浙江的作风,和蓝衣社的宗旨也有一些相似啊!”

    “不!我走的是实业救国的路子,和蓝衣社没有任何关系,我要做的是大力发展工商业,同时促进农业,进而通过工商收税,减轻地租和农民负担,然后改变浙江基层干部的结构和思想,真正让三民主义渗透在每个人的心里。”霍家华说起这些滔滔不绝,和张治中相视一笑。

    张治中道:“还是实干好啊!所谓蓝衣社不过是一批热血青年,青白团全凭一股对于党首的忠诚,这些都是党内的精英,可是其党纪党规,其组织严密都不如,基层普及也不如,未来三民主义之实行实在堪忧!”

    张治中也只是发发牢骚罢了,他和霍家华一样,不愿意参加任何一个党派小团体,只想做一个比较纯粹的军人,保家卫国,抗击外辱。两人交谈了许久,方才散去。

    酒会之后,霍家华回到官邸,几位副官已经在等候汇报。

    “东北张学良将军来电,为缓解日本军部对东北施加之压力,决定采纳少将之建议,启动密折计划!”

    霍家华收敛了酒会上的谈笑风生和随意,冷声道:“把草稿给烧了,一切痕迹都消除,决不允许对外透露一个字!”所谓密折计划,是要揭露日本人意图侵略中国的阴谋,造成舆论,对日本人口诛笔伐,虽然早在五年前文京事件中就已经揭示了日本的侵华野心,但是麻木和善忘的中国人显然还不够清醒。

    “告诫汉卿,大帅危矣!警惕日本人可能不计任何手段对他父亲下手,”霍家华眼睛里掠过一片阴云,“前车之鉴!我心恋的女人就是被日本人给炸了!”

    副官的手一抖,不知道该不该把这段话发送到电报里面。霍家华摇摇头,“算了,汉卿明白的,就说小心日本人在交通、密室内做有手脚,尤其是炸药!这是血的教训!”

    “日本领事抗议,文京血窟有辱帝国尊严,必须坚决销毁,不得放映!”又一个副官汇报。

    霍家华批示道:“这件事我已经和工部局打了招呼,日本人再抗议也没有用!文京事件惹了众怒,日本人臭名昭著,连英国人也不待见!正好借助这部电影让人们重新回忆起来,加上密折计划推波助澜,能够让日本人头疼很久了!”

    副官忙道是,紧接着下一个人汇报。

    “……浙江金山县内有地主土豪不满减租减负,意图勾连抗命,已经查明若干人,证据确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