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六十七章堂弟的对象(第二章)

    甘家沟位于七里坪西北方,

    距离张牧他们村还不到三公里。

    因为靠近十万大山,那里山地众多,种植非常不便。

    因此在移民搬迁时,甘家沟被当做了工作的重点。

    截至去年年底,甘家沟三十多户人家已经有三十家被动员搬迁进了县城。

    现在全村仅剩下孤零零的三户人家。

    第二天,张牧从公司回来,就开着车来到了甘家沟。

    车子刚开到村口的山梁上,一座冷清的小山村就出现在他眼前。

    甘家沟的房子还是以瓦房居多,不少人家的房子已经被爬满了藤蔓,

    村里的道路上也长着零星的杂草,张牧一看就知道平时来这里的人肯定很少。

    哞!

    突然路边的山坡上传来一声牛叫。

    张牧停下车就将一头老黄牛正在半山腰上看着自己,嘴里还叼着一根青草。

    “小伙子,你来这里找谁?”

    就在这时,山脚下出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头,只见他面上满上皱纹,皮肤黝黑,一看就知道是位历经风霜的老人。

    “老爷子你好,我家是隔壁七里坪的,我不找谁,就来这里边随便走走。”张牧下了车,向老人回答道。

    听到张牧是七里坪的,一脸审视模样的老人终于放松下来。

    “你家是七里坪的?你爸叫啥名啊?说不定我们还认识哩。”老人笑了笑,就朝张牧道。

    听了张牧的介绍,老人顿时恍然,也终于认出了张牧来。

    “哦,原来你就是七里坪的那个大学生啊,你现在在哪儿工作呢?”

    和老人闲聊了一会儿,张牧也向他询问了下甘家沟的情况。

    “我们村已经彻底散伙喽!现在全村就只剩下我一个糟老头。”

    说到这里,老人的脸上写满了落寞。

    “不是说你们村还有三家没有搬迁吗?”听到老人的话,张牧有些好奇。

    老人看了他一眼,摇摇头就说道:“他们是没有搬迁,但他们两家都在外面打工,每年能回来住一个月就算不错了。”

    “而且他们在城里也都有房子,即便回来也是在城里的时间多。”老人又补充到。

    “那现在你们村的这些地不是都荒废啦?”张牧指着附近的土地向老人问到。

    一提到这里,老人再次叹了口气。

    他们甘家沟一共有三百多亩土地,

    其中山谷中的这片平地大约有五六十亩,还有三百来亩坡地。

    “可惜这些地都没人种了,现在就我每年还种一两亩地的玉米。”

    说到最后,老人一声长叹。

    可惜了这么好的土地,因为种地不赚钱,现在的农民大家都愿意外出打工,根本不愿意在家种地。

    看到甘家沟的情况,张牧不由想到其他地方,现在农村的土地撂荒真的很严重。

    不过即便如此,有些人还天天宣传什么粮食多少多少连涨,

    每次看到这样宣传,张牧嗤之以鼻,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

    …………

    “什么?你想要流转一片土地来搞果园?”

    从甘家沟出来,张牧就给社区姜主任打了个电话,简单的说了下自己的想法。

    当姜主任听到张牧的打算后,顿时有些震惊。

    因为在他看来张牧就是个网络主播,在直播带货方面比较有号召力,

    但他怎么都没想到张牧居然想要涉足水果种植领域。

    “姜主任我是这样想的……”

    张牧将自己的想法简单的向社区领导说了一遍。

    听到张牧准备开发高端水果种植,并且以此来带动周边的水果产业升级,姜主任听了后非常的认同。

    于是姜主任点点头,就向他问道:

    “嗯,你的想法不错,甘家沟那边的确实挺合适搞大型种植园,那里距离你们村也不远。”

    甘家沟就是社区下辖的村子,姜主任对这个村的情况在了解不过。

    甘家沟土地情况简单,完全可以整个流转,不存在什么纠纷,而且村里还有不少溶洞,可以说水源相当充足。

    这么好的地方,确实是搞大型果园的好地方。

    “这样吧,待会儿我向县里汇报一下,不过我看应该问题不大。”

    “那就麻烦您了姜主任。”张牧赶紧答谢。

    “麻烦啥,你要是能承包那块土地,还能为我们解决个大麻烦呢。”姜主任呵呵一笑道。

    原来当初为了让甘家沟的村民自愿搬进城,县里可是承诺了不少好处。

    其中一项就是土地补贴,县里每亩补贴大家三百元。

    本来县里准备把这些土地承包出去。

    可惜全县像甘家沟这样的村子可不少,

    想要成功的将这些土地流转出去可不是那么容易。

    这不,到现在已经一年多过去了,

    甘家沟那三百多亩的土地依旧没能成功流转。

    听了姜主任的介绍,张牧也松开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