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百八十六章 高仿暴利

    1听向北寒说齐成山这些日子窝在景德镇,就是为了消除“张仿”官窑瓷器表面上的“弓”型标记,赵勇不由得1咧嘴,说道:“这老齐这1次可真是下了血本要对付你呀!‘向宝堂’关了这么多日子,他竟然1点都不心疼。”

    “不心疼?那还是他齐成山嘛!”

    向北寒冷笑了1下,说道:“这齐成山在景德镇这么多日子,是不会只甘心为了‘张仿’在哪里苦守苦挨的,他是有他自己的目的。”

    “除了‘张仿’,他还能在哪里干什么?”

    陈思嘉想不明白地问道。

    向北寒1笑,说道:“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陶瓷工业非常繁荣。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在景德镇有着很多废弃的窑址,那里面埋着数量庞大的碎瓷片。现如今,这些陶瓷残片都成了宝贝,能够淘到1片稀有的官窑瓷器残片,出手少则数百元、多则数万元。”

    “我记得两年前,在‘潘家园’市场有1个商贩,在景德镇淘到了4分之1‘永乐压手杯’的残片,回来就有人出5万要买,可他没有买。现在过去两年了,以目前的市场行情,那片压手杯残片恐怕要过十万了。”

    “哦!你是说齐成山蹲在景德镇这些日子,就是为了收购值钱的瓷器残片,回来卖钱?”

    赵勇拧着眉头问道。

    淡淡笑了1下,向北寒说道:“如果齐成山只是为了这点儿蝇头小利,他是不会把‘向宝堂’关了这么多日子的。”

    说着,向北寒伸出手,用左手食指、中指轻轻地摩擦了1下桌子上那只“张仿”棒槌瓶的底足,默然地说道:“瓷器的底足是鉴别时代、等级最关键的地方,对底足能够鉴定准确,那这件瓷器的真假就有1半以上的把握了。”

    沙莉阳看着向北寒的举动,双眉1展,说道:“小北!你是说齐成山在利用景德镇窑址出土的老瓷器底足做新器?”

    点点头,向北寒笑着说道:“阳姐就是行家。在古玩行里有句行话,叫‘接老底’,就是阳姐说的这种方式。用1个窑址里出土的瓷器老底,在做1个与之相匹配的器身,粘接成1体,这叫冷接;还有更高的是,通过接胎入窑烧制的方式,做出1件仿品,这叫热接。这热接出来的瓷器与真品相似程度更高,当然难度也更大。因为瓷胎烧制过程中会有1定收缩率,只有经验丰富、技艺纯熟的仿瓷高手才能把老底和新器烧制到1起,做到天衣无缝。”

    “我地乖乖!这帮造假的王8蛋,连这样的招都能想到啊?”

    赵勇摸着后脑勺说道。

    陈思嘉点点头,忧心忡忡地说道:“这确实是1种高明的造假手法。1个老官窑的底足,再加上‘巧手张宽义’后人百分百还原的制作工艺,不是小北这样的鉴定高手,绝对看不出毛病来。”

    摇摇头,向北寒说道:“我想‘巧手张宽义’的后人是不会接这种活儿的。以我从张家后人制瓷的格调上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品格,是绝对不会在他人做的东西上动手脚的,也不会为金钱违背张宽义留下的祖训,更不会受齐成山这种奸商的蛊惑,而助纣为虐的。”

    用手轻轻抚摸着眼前那只“张仿”棒槌瓶,向北寒继续说道:“张宽义的后人很有可能是因为某种他们抗拒不了的因素,才受到邙田大介的控制的。从目前我们看到的几件‘张仿’瓷器看,张家人不为金钱折腰的气节依然很顽强。”

    “小北!你是说齐成山是另外找人给他做仿品?”

    沙莉阳对古董文玩行里的造假手法、思路还是有所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