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百七十四章 贺兰古卷(二)

    第二天一大早上,银川市“西夏王陵考古研究中心”会议大厅内,人头攒动。宁夏全省,以及其他省市历史考古界的重要人物,获悉这次“贺兰山古代文献考古研究工程”启动的消息后,能赶来的几乎都赶来了。

    对于这些专家学者来说,在考古研究中,发现珍贵的瓷器、铜器,甚至是金银器,他们都不会这样兴师动众的,但对于发现了重要的历史文献,缺失的文字资料,那可是万分的重视。

    对他们来讲,能够解开尘封百年、千年的历史谜团,那可比挖开某位皇帝的陵墓还要令他们期待。

    九点整,新闻发布会准时开始。

    先是由主持人简单介绍了参加发布会的主要专家、学者,以及重要的新闻媒体到场情况。

    第二项,就是由邓伟伦谈一下关于古代文献考古的重要意义。由杨起荣介绍文献发现者,向北寒的过往事迹。什么青海湖畔“仰华寺”发现佛塔地宫,远赴美国低价收回雍正、乾隆官窑瓷器,在拍卖会上发现元代着名画家刘贯道真迹等等,这些极有传奇色彩实际,让在场人无不欢声雷动。

    塔读@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回想起前几天西夏佛寺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自己是何等的风光。那个时候他满心地觉得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不到三十岁就有了考古研究成功,四十岁前晋级教授也是指日可待的。看书喇

    可这才几天的功夫,二十出头向北寒就弄出了这么大个动静。不但吸引来更多的新闻媒体争相报道,还有两位国内文物鉴定泰斗级的专家为他做铺垫,撑门面。这可是天大的成就啊!

    他现在悔就悔在,赵勇找他了解向北寒的去向时,自己不应该怕担责任,一推六二五地说不知道。哪怕当时他能够和赵勇一起去找向北寒,就算是冒着生命危险上一趟雪山,也是值得的。如果做了,那现在坐在台上的人里,也肯定有他李斐一个。

    “时也,命也,运也,自己真是贪了小便宜,吃了大亏啊!”

    眼睛通红地看着台上风光无限的向北寒,坐在台下的李斐只剩下哀声叹息的份了。

    向北寒把自己编的故事惟妙惟肖地讲完后,台下爆发出了热烈地掌声。

    “向先生!请问你是怎么发现这些珍贵文物的?”

    “向先生!你能讲讲‘仰华寺’地宫发掘和这次西域文献的发现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请问你今后会从事专业的考古研究工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