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百九十一章 手托两家

    一听老板要请自己给他看几样东西,向北寒心里一阵激动。既然这个老板的哥哥有一件明代万历年磁州窑酒坛子,那说不准这个弟弟就有个元代的青花瓷呢。

    等向北寒和陈思嘉把面吃完,面馆的老板就带着两个人穿过厨房,来到了他们一家的居住区。

    “我叫林太康,我大哥叫林太行。这几天媳妇儿回山西老家看孙子去了,家里就我自己,有点儿乱。”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面馆老板一边做着自我介绍,一边把两个人请到了一个房间里。这是一间不算大的客厅,虽然稍有点儿乱,但还算干净。

    给两个人拿了两瓶凉茶饮料后,林太康说道:“我们老林家在太原开面馆最起码得有小二百年了。‘晋人家’也算是老字号了,所以呢,家里老辈儿也留下来一些老东西。我们也不知道是不是古董,就想着是祖宗留下来的,留个念想。你在太原看的那个酒坛子是我和我大哥从小就看到的,一直就摆在哪里的。我和媳妇儿离开山西来新疆开面馆的时候,我大哥就把老年间家里留下的一套酒壶、酒杯给我了。我也就带到伊犁来了,平时就是自己喝点小酒儿的时候用。唉!毕竟离家千里之外,看着、摸着家里的东西心里舒服点儿。”

    点点头,向北寒说道:“哪里也不如家好啊!”

    说完,林太康就从三个人坐着的桌子下面端出了一个木制的托盘。托盘上面端端正正地摆放着一壶四杯。

    只一眼,向北寒就知道这东西有年头了。双眼开合间,那抹淡淡红雾,以及微热的双眼已经告诉他了,眼前的一只玉壶春瓶、四只高足杯,一套五件儿东西肯定有年份。看书喇

    点点头,冲林太康说道:“林老板!这套酒具是老东西没问题。至于什么年代的,我要上手看。”

    “咳!客气什么呀!我请你过来不就是为了鉴定它到底是哪朝哪代的玩意儿嘛!”

    林太康爽利地说道。

    向北寒伸手把那只玉壶春瓶拿在手里,先胎釉、后底足,最后还打开手电向瓶子内部仔细看了看。

    和那只明万历磁州窑大酒坛如出一辙。这只白底黑花玉壶春瓶,周身有细线纹数道将纹饰区隔开来。肩部与胫部绘炫纹和水波纹,邻近间隔内绘丛草纹与卷草纹。腹部主题纹饰为个等距的圆形开光,内填“酒香透瓶来,留客到明天”八个字,开光外填绘丛草花卉纹,字体率意随性,书写一气呵成。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唯一不同的是,这套酒具上没有明确的纪年款。

    四只小高足酒杯,同样的白底黑花,口部绘有炫纹,腹部画着卷草花卉。

    非常明显,林太康的这套酒具和太原他大哥林太行手里的那只大酒坛是一个窑里烧出来的东西。

    磁州窑作为陕西最着名的窑口,白地黑绘装饰艺术是它鲜明的特征。是在胎体表面作画,在洁白的化妆土之上以黑彩作画,再罩一层白色玻璃釉,这种工艺是非常纯粹的中国画的艺术风格,与在宣纸之上泼墨绘画一致。“酒香透瓶来,留客到明天”,确是实实在在的明代人书法,其朴素典雅,又洒脱豪放的独特艺术风格,极富市井百姓的生活趣味。

    磁州窑在器型的色彩上、绘画的技法上,以及首创的与中国传统水墨画艺术进行结合,成为它的一大特色。色彩之间的强烈对比使其更加的引人注目,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林老板!这一壶四杯、一套五件儿的酒具,和您大哥店里放着的那个大酒坛子,是一个时期的,也可以说是一个窑烧出来的。可能是你们林家祖上定烧的。”

    向北寒说出了自己的鉴定结果。

    “你是说我这套酒壶、酒杯也是古董了?”

    林太康有点儿急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