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七百五十章 顺藤摸瓜

    九台,长春市市辖区之一,位于长春东北部,是长春的东大门。

    这九台地名的由来和康熙帝有很大关系。清康熙九年至二十年,在吉林省境内修筑柳条边(一种边界墙),防止汉人和蒙古人进入,并在境内设有四个边门,沿边墙四个边门,共置二十八个边台。今天的九台就是这二十八个边台之一,也就是北数第九台。九台分上九台、下九台。县城设在下九台,后改为九台。

    “这九个台子还有一个顺口溜呢。”

    介绍了九台的由来,靳如超接着说道:“头台子葱,二台子蒜,三台子的姑娘不用看。”

    “这是什么意思?”

    对于这样的民俗文化,向北寒始终非常感兴趣。

    呵呵一笑,迟海潮接过话头,说道:“如超对这些个嘎咕事儿知道的可是不少,不过也没有什么根据。这套嗑就是老百姓闲着没事儿编的顺口溜。意思就是说,头台子的葱好,二台子蒜好,三台子的姑娘长得好不用看。实际上是,头台子的葱没见的好哪儿,二台子的蒜也有瘪子(东北话,果实不成的意思),三台子的姑娘也有歪瓜裂枣的。”

    听了两个人对此行的目的地九台这样的介绍。向北寒点点头,说道:“这些野史,虽然没有什么历史依据,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应出当地的一些地源文化的特点。”

    “这九台,在两汉时期是古扶馀国的属地。扶馀国灭亡后,从南北朝到隋唐初期,属靺鞨地域。唐代,接受渤海国称号时,属渤海的扶馀府辖境。辽代是东京道黄龙府管辖境。金代为上京路济州辖境。大定二十九也就是一一八九年,济州改为隆州,贞和初为隆安府。元代属开元路辖境。明代属奴儿干都司管辖。到了清朝才变成了现如今的九台。”

    听完了向北寒的这番解释,靳如超和迟海潮忍不住地同时看向了向北寒。

    看到开车的靳如超就那么愣呵呵回头看着自己,可把向北寒吓的够呛,赶紧说道:“靳老板!小心开车!”

    “哎呦!”

    靳如超意识到自己有点得意忘形了赶紧回头,专注开车。

    迟海潮一笑,说道:“如超就是这样的脾气,都这么大岁数了,遇到什么时候还是容易激动。”

    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今天我们要去的哪一家,姓连。在当地是个养鱼大户。今年呢,十个鱼池中,有六池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全都死光了。原本是这里的首富,可这下完了,银行贷款,再加上客户不断上门催预交款的货,被逼的无奈,就把自己家里的东西拿出来卖了。我们是长春地界行里的老人儿,平日里口碑还不错。就把我们介绍过来了,这才搭上关系的。”

    到了九台区的郊区,一大片的鱼塘进入了向北寒的眼睛。不过,看上去却又多数的鱼塘都没有水了,干涸的溏底,里面泛着白花花的色彩。

    虽然没养过鱼,但向北寒知道这是在为鱼塘消毒。

    “石老哥!你这里的鱼塘还得多长时间能养鱼啊?”

    靳如超向蹲在地上,摸着鱼塘里土的一个老头说道。

    “唉!至少两年。不过,我想晾他三年。让它彻底的死光。”

    满头白发的老人,挺了挺原本岣嵝的身体,起身说道。

    虽然经历了这么多,石姓老人的脸上并没有太多的愁苦,反而是更多的豁达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