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番外 殷熙平

    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想倘若不是他那般愚蠢,许多悲剧并不会发生。

    我是厌烦他的,可如今见他这般苍老模样,心里却委实觉得难过。

    或许娘说的对,该还的她已经都还清了。

    就像外祖母说的那样,倘若祖母泉下有知,也不愿意叫祖父到老了还吃这么些苦头。

    于是我便出言安慰他。

    祖父听了,似乎是很高兴。拉着我的手在圆桌上坐下,“难为你们都还有心,我……”

    他脸上渐渐露出了惭愧之色。

    我便岔开话题,“大哥家的云哥儿现如今两岁了,开口说话已经说的很溜啦。昨日摇头摆尾的与我念了一首诗听。大姐姐昨日里来了封家信,说是和大姐夫在任上一切顺利,叫祖父莫要挂怀。还有任上的二哥、三哥都给家里报了平安。五姐不过才过门五个月,昨日里就诊出了喜脉。咱们家有可多喜事儿了。”

    祖父笑呵呵的听着,伸手宠溺的摸了摸我的头顶。“小六儿啊,再过几日可就及笄了。当年我娶你祖母的时候,正是她及笄礼当日。”

    仿佛想到了很多幸福的事情,祖父的脸上慢慢的开始荡开笑意。“我们俩,就像你和顾家那小子一样,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这顾家小子说的正是二舅舅家的四哥哥,那是个沉稳内敛而又博学多才的男孩子。

    自小我便喜欢他,他喜不喜欢我,我不知道。可我和舅妈说过,我是一定要给她做媳妇的。因此不知被舅妈和外祖母笑过多少回。

    笑虽笑,可外祖母却是很乐意成了这门亲事的。于是便订了在我及笄的时候,举行大婚。

    想到这,我不自觉的红了脸。

    祖父却似乎并没有发现,“你父亲将你的亲事也定在了你及笄礼那日是不是?”

    我点头,有些羞涩的低了头。

    后来我又同祖父说了很多话,聊了很多从前的事情。

    渐渐的我没有那么讨厌祖父,反倒很可怜他。

    祖母已经死了,这世间的爱恨情仇在同她没有任何关系。

    可祖父和李瑾之却还都在世上,皆因她的离去而承受着痛苦。

    有时候我常想,倘若祖母活着,是不是祖父就不会和李瑾之成仇,就不会有那一场废太子风波。当今的圣上便是那个传闻十分温润的李瑾之,而当今的圣上还呆在蜀中做他的王爷。

    那外祖父和外祖母呢?在天府之国做一对逍遥夫妻,然后便没有父母的联姻,也没有了我们。

    我不敢再往下想,接下来的日子一直在忙出嫁的事情。我便也不在伤春悲秋的去想上一代的恩怨情仇。

    及笄礼的那日,我终于嫁给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四哥。红烛摇曳下,我们相拥而眠。

    原本是幸福的日子,却在三朝回门时接到了祖父病危的消息。

    祖父床前围了很多人,我根本凑不上前去。只能见着他费力的将一直挂在脖颈上的小银瓶拿下来。塞在父亲的手中,费力道,“成哥儿,这里面是你母亲的骨灰……我……这些年……年来,一直戴在身上不曾离开。皆是因我舍不得与她分离。可我心里始终明白,她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嫁给李瑾之为妻。也因我的保护不周,才叫她在生你时难产而亡。如今……如今我就要走了,总不愿意再将她困在我的身边。这一世,能同她做夫妻,便已经是我的福分,我不能再困她下一辈子。叫她生生世世都不能如愿。……我走后,你便将我过世的消息传去蒙古。倘若李瑾之听见了,自是回回来的……到……到时候,你便将这骨灰交给她。替我跟他说一句,对不起。最开始,是我年少心性,以为但凡喜欢就一定要得到,才硬求娶了姝儿,拆散他们。后来,是我不懂内宅中的阴司,不曾好好保护姝儿,才叫她香消玉殒。到最后,是我听信了林嫣那贱人的谗言,才对他和姝儿生了恨。此生种种原非我所愿,我只想叫姝儿幸福,却不知是适得其反。倘或泉下再见,希望我们不会再起争执。来生,便也再不想见了吧。”

    祖父的话里全是懊悔,父亲听的涕泪横流。紧紧抓着那装了骨灰的瓶子,道,“父亲放心,儿子一定将话带到。母亲……母亲不会怪父亲的……倘若母亲对父亲没有夫妻之情,便不会有儿子的!”

    可惜祖父没有听见最后一句话,被父亲握着的那只手便陡然滑落。他那双狭长的凤眸再不可能睁开了,再不会揉着我的头喊小六儿了。他走了……带着孤寂和懊悔离开了。

    后来,李瑾之的确来到了我们荣国公府,而父亲也按着祖父的要求,将祖母的骨灰交给了他。那一日我就藏在书房里的书架后面,将整个过程看的一清二楚。

    李瑾之只是笑着将那瓶子收在了手中,可脸上却突然划过两行清泪。

    “我们等了一辈子,还好最后在一起了。”

    那一句话,听的我心猛然揪紧。突然觉得自己很幸福,能够和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