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066 为难

    只是赤luo裸的拒绝,薛三夫人脸色一白,讨好的笑容僵在脸上十分尴尬。

    薛铧偷偷对薛铭眨了眨眼睛,看三房吃瘪,她心里还是十分爽快的。

    “老太太来了。”耿妈妈打破僵局,低呼了一声,便忙不迭的跑了下去。

    果然见薛夫人正搀扶着老太太自西面的小佛堂处走了过来。

    众人各自向两侧散开,给老太太腾出了路来。老太太只顾低头走着,不看众人,显然是心情不好。一旁小心跟着的薛夫人眼眶微红,抬头见女儿略带担忧的目光,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来。

    精瘦的老太婆,战斗力倒是不弱。薛铭轻轻蹙了眉,心里暗骂一声,垂了眼眸。

    “今日我身子乏了,你们也不必拘着请安,都散了吧。”老太太声音清冷,却不带一丝威严。还残留着昔日美丽的眸子里,冷的厉害。薛铭正要上前领着自己老妈快些回去和点热粥,却又听老太太道,“老大媳妇留下。”

    要散去的人,都忍不住回头看了看有些手足无措的薛夫人。薛铧张了张嘴,似是想要说什么,却被薛二夫人拧了一下手心,不得不闭嘴。薛三夫人和薛钗脸上却稍稍露出了几丝得意。

    “那我也留下侍候祖母用早膳吧。”薛铭凑上前去,笑的恭顺。伸手便抚上了老太太的手臂,“自祖母回来,孙女还没尽孝过呢。”

    媳妇侍奉婆母用膳,是规矩,孙女侍奉祖母用膳却是格外孝顺。老太太纵然是天大的不满意,也不能扶了她的孝心。哼哼的一声,便往里走去。

    老太太信佛,又逢十五,是以早膳不过清粥并几样小菜。因做的精致,且都陪着上好的餐具,是以也是格外诱人。

    薛夫人低眉顺眼的在一旁布菜,薛铭则亲自盛了红枣粥给老太太。“今儿问了耿妈妈才知道,原来祖母日日都要食一碗红枣粥的,怪道您这般年纪却依然气色红润,肤色光泽。孙女瞧着,那尊贵的礼太妃都不如您呢。”

    是人都爱听夸赞,尤其是老女人最爱别人夸自己年轻。薛老太太虽是极力抑制,可嘴角还是微微上扬。强板着脸,“我回了一趟金陵,你倒学的油嘴滑舌了。”

    她喜欢薛钗,就是因为薛钗嘴甜。讨厌薛铭,就是因为薛铭木讷不知讨好人。可今日,不过一句话,就让她心花怒放,这丫头倒是有长进。

    薛铭笑的很甜,将粥递到老太太跟前。“孙女是最老实不过的了,说的全是实话。”

    老太太嗔她一眼,道,“行了,坐着陪我用膳吧。”

    这可是天大的恩赐,可薛铭却一副为难的神色,“母亲尚且站着,孙女不敢坐。”

    好一个恪守孝道的好孙女。老太太若是苛责着薛夫人,恐不是要落个不贤的名声?方才产生的一点好感顿时全消,老太太摆了摆手,“罢了,老大媳妇,你也坐下吧。”

    薛夫人自是千恩万谢,跟着女儿一道坐下了。

    大家讲究的是食不言、寝不语。是以正是开餐后,众人就都不得说话了。直到用膳完后,老太太一面净手一面对薛夫人道,“你母亲家多久没来人瞧过你了?我急着你和娘家嫂子自小就是闺中姊妹,眼见着就要到我的生辰了,你休书一封请了你兄嫂一家来吧。”

    老太太对薛大老爷的婚事一直不满,是以从来都是厌烦薛夫人娘家人的。薛夫人有些受宠若惊,可随即有想到了缘由。但她惯于逆来顺受,也只能顺从的点了点头。

    “祖母寿筵是下月初八,扬州到京城少说也要三月的路程,哪里赶得及?”薛铭却做出一副天真模样,一语道破老太太的醉翁之意。

    薛夫人的长嫂出身江南巨贾之家,是以白舅父虽只是小小的四品知府却家资丰厚。白舅父对妹妹十分宠溺,若是知道薛府遇到这般困难,婆母又因此而为难薛夫人,必定会拿出银子来替妹妹消灾去难。薛老太太明知薛如海拿不出三万两,便将歪主意打在了白舅父身上。

    她不在意他们能不能赶来给她拜寿,但却定要在年底银庄收总账的时候见到白舅父雪中送炭送来的三万两白银。

    “亲戚们少有走动,来了便留下过年。”老太太接招也快,眼睛眨也没眨。纵然是被人看穿用心,依然面不改色。薛铭突然明白,为何三叔父的脸皮堪比城墙。

    “舅父是扬州知府,恐是脱不了身。虽外祖父母俱已不在,可若要他们合家来咱们府上过年怕也是难事。”薛铭扶着老太太去芙蓉锦榻上坐下,“给祖母拜寿本是舅父舅母应该应分的,可现下正是考绩的要紧时候,若真因为拜寿耽搁了,传出去倒是咱们薛府的不是了。不若就叫表兄和表妹来给祖母拜寿吧,孙女这就去写请帖。”

    薛铭忽然欢快起来,薛老太太却愈发的抑郁。

    大人不来,来孩子顶什么用!小小的四品知州的嫡子嫡女,她薛府还不屑一顾呢。

    “罢了,车马劳顿,免了孩子们一番折腾。”老太太恹恹的摆了摆手,还想要再为难薛夫人,可薛铭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盯着她,她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

    平日里薛夫人好对付,她不用动脑子就能折磨的儿媳要死要活,可薛铭突然脑子灵光起来,让她这个常年不动心思的人有些手足无措。除了放她们母女快点走,莫要给她添堵以外什么也做不了。

    薛铭成功解救薛夫人,可薛夫人却依然一筹莫展。

    “顾侯怕是挨不过这个冬天了,上次去顾府做客,顾夫人明确表示希望你能在年前嫁过去。”薛夫人握着女儿的手,突然觉得有些心酸。

    这门婚事好则好已,只是如此仓促,倒是有一些冲喜的意思。况且,那顾长平军衔在身,又是名将,如今边疆不宁,他少不得总要出征的。如此女儿嫁去,恐是要长时间独守空闺。子嗣岂不艰难?侯府那样的地方,若没有子嗣傍身,可该如何立足?

    薛夫人拧紧了眉头,怎么看怎么舍不得女儿。

    “娘不必替女儿担心,既然迟早都要嫁的,早晚又有什么要紧。”薛铭一脸淡然,可心里倒乐不得快些成亲。薛府够不到荣国府,她什么都做不了,好生着急。

    薛夫人不知她心思,只一味的认为女儿是在宽自己的心,眼眶微红。“你三叔惹了这样的乱子,少不得要你父亲帮衬。可咱们哪里有三万两的存银。你也瞧得见,你祖母是必定要盯着咱们大房补这亏空的。若真的闹将起来,娘给你攒的嫁妆恐是要保不住。”

    “娘!”薛铭登时立了眼睛,有些恨其不争。“那些都是娘的嫁妆攒下来的,纵然是有些进项也都是娘的陪嫁铺子和庄子上的,本就不是薛家财产,你做什么要拿来给三叔添亏空?他惹了祸,自然是他去抗的。父亲会有办法的,娘的手紧着点,别被人一哄一吓什么东西都没了。”

    薛铭说的对,可薛夫人还是叹了口气。“你祖母厉害起来,哪里有人敢顶撞。况且,百善孝为先。”

    “可若一味听从岂不是愚孝?”薛铭也跟着叹气,握住薛夫人的手。“娘且莫要操心,父亲总会有法子的。礼亲王府上,既只是找了太夫人来跟祖母说,便说明还有回旋余地。若是礼亲王出面,事情才是难办。”

    “现下安郡王出了面,事情更加难办了。”薛如海不知何时回府,此时一掀帘子阔步走了进来。

    李易安也来搅局?薛铭有种很不详的预感。

    忙起身给脸色阴郁的薛如海行了礼,规矩的站在一旁。

    薛如海与薛夫人隔着紫檀大炕几坐下,一双犀利双眸紧紧盯着薛铭。显见的是在压抑着怒火。

    薛铭有些局促,不知自己是哪里又出了什么纰漏被这个眼贼的父亲发现端倪。便往薛夫人身后缩了缩。

    薛如海对薛铭素来严厉,薛夫人少不得要出来打圆场。“老爷今日下朝怎么这么早?”

    “圣上龙体抱恙,今日休朝。”薛如海端了才刚奉上来的茶,抿了一口。颇具威严的看向薛铭,“铭儿,你什么时候见过安郡王?”

    薛铭心中一凛,前世被问有没有见过李易安的时候她挨了一顿板子。原因是李易安手里拿了一张林姝和李瑾之传情时写下的诗句给林阁老,林阁老怒急不顾往昔宠溺赏了林姝十五大板,之将林姝打的皮开肉绽,半月不曾下床。今日看薛如海脸色,似乎也不像好事。

    薛夫人也十分诧异,看向薛铭,又看了看丈夫脸色,“照理该是没见过的。”

    “没问你!”薛如海眸光一扫,怒瞪薛夫人一眼。薛夫人即刻抿了唇,不敢再发一眼,只惴惴不安的去看女儿。

    “上次,随祖母去水月庵时见过一面。”薛铭很老实的回答,中规中矩。

    薛如海却是勃然大怒,将手中茶盅往炕桌上一掷,怒发冲冠的瞪着薛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c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