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767章 西门豹治邺(2)

    徐鹤为什么会突然说到神佛之事?

    一方面,他知道此间谈话肯定会传到至正帝耳朵里。

    自己这么说,也是委婉地劝谏老丈人,你那全都是瞎忙活,有这时间,还是赶紧把你们老张家的天下打理打理吧,都成什么样儿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

    “殿下,在圣人看来,百姓是很愚昧的,跟他们讲道理,不但耗时耗力,还讲不通,那么就用神佛之事来管理他们,反正出发点是好的,而且手段很有效!”

    “这套方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行之有效的!”

    “可是到了魏文侯的时代,这个办法出了点问题!”

    “因为上位者有的时候,也不是那么理智,明明是御下的手段,他们也信以为真了!孔子当时也看不惯这种行为,但圣人也想不到什么解决的办法。”

    “礼崩乐坏,周朝初年那种信仰的约束力消失了,这也就意味着,上位者弄丢了一件御下的利器,怎么管理,就必须找到新的办法。”

    说到这徐鹤转头看向彭正,只见他满头大汗,神色紧张,但又很好奇,徐鹤下面要说什么,那表情标题多纠结了。

    好吧,我承认,刚刚所说的那个不理智的上位者,就是你脑子里想的那位。

    不过徐鹤并不在乎,我是在说故事,不是在映射谁谁谁,而且这个故事要进入正题了。

    “怎么管理百姓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顺应民心!”

    “百姓在哪个方面有需求,上位者就向哪个方面努力。造福百姓,那百姓自然而然就拥护了!对不对?”

    这个可以点头,终于不用被人当面说我老子咋样咋样了,张瓅也终于从尴尬中挣脱了出来,连连点头!

    “可是!用儒家的观点来看,老百姓都是傻的,哪里看得懂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有心之人一挑拨,舆论一引导,老百姓就跟着跑了。毕竟人心似水,民动如烟呐!”

    “还有,比如英宗时驱除鞑虏,当时反对声音很大,百姓已经很难了,还有必要用兵将北元赶往更北方吗?”

    “当年英宗怎么说的?一仗功成,让我大魏的天下可以安稳五十年!”

    “老百姓只觉得眼前三餐无以为继,根本不会考虑五十年后的事情!”

    “您假如是英宗,你觉得你应该坚持打这仗,还是与民休息?”

    张瓅毫不迟疑道:“当然是打这仗咯,一仗北元彻底被打服了,咱们大魏也没了后顾之忧,可以造福百姓了!一个是苦三年,一个是安慰百余年,这笔账,英宗他老人家算得对!”

    徐鹤笑了:“没错,你是现在觉得他对了,当年的百姓可不这么认为。”

    张瓅苦着脸,想不通怎么处理这件事。

    “邺城临近漳水,如果能开通运河,引漳水灌溉民田,每年粮食的产量可以翻倍!”徐鹤继续道。

    “假如这条运河已经开通,邺城百姓一定非常满意,坐享其成嘛,谁不高兴?”

    “但如果要他们自己出人出力凭空挖一条运河,那估计地下骂声一片咯!”

    彭正听到这不由感叹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徐鹤微微一笑:“那殿下觉得,西门豹能有什么手段,违逆民意,把这么大一件事做成呢?”

    说到这,徐鹤对二人道:“其实秘密就隐藏在司马光的脑子里!”

    “司马光?”

    “司马光?”

    张瓅和长史彭正不约而同质疑出声。

    “姐夫,西门豹和司马光,两人一个是周朝,一个是宋朝,风马牛不相及咧!”

    徐鹤笑道:“殿下有没有想过,司马光为什么不将西门豹的事情写进《通鉴》?”

    张瓅摇头犹如拨浪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