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一十六章 熬鹰

    “殿下,此物如何使用……”

    史禄眼巴巴地看着一旁的赵郢,赵郢笑着扯过一把小麦,一边踩动踏板,一边拿着往脱粒箱送去。

    噼里啪啦。

    麦穗被急速转动的飞轮瞬间打开,看着金黄的麦粒从脱粒箱的另一边哗哗落下,一大把麦穗很快就被脱的一干二净,史禄的脸上不由大喜过望。

    “好东西!有此物,即便是于是阴雨天,我大秦也不用再担心庄稼会霉烂在地里了——殿下,您此发明此物,功莫大焉!”

    说着,这货直接抽出厚厚的一大捆麦个子就要往脱粒箱里送,被赵郢一把给拽住了。

    “慢点,慢点,你这太大了,硬送进去,非给搞坏了不可……”

    史禄这才回过神来,讪讪地笑了下,又把手中的麦子放下大半,重新走到脱粒机的跟前,学着赵郢刚才的样子,一边踩动踏板,一边把麦穗往里送。

    亲眼看着麦穗被飞轮噼里啪啦地打散,又亲眼看着麦粒从对面落下去,脸上的笑容收都收不住。

    这玩意儿,实在是太好用了!

    “真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殿下您这是怎么想到的,怎么就能想到这些呢……”

    这货脱完手中的麦穗,就开始蹲在地上,反复查看,一边查看,一边啧啧称奇,摇头晃脑,打碎的麦秸和皮壳沾到胡子上了,都浑然不觉。

    这货魔怔了。

    赵郢也不管他,径直走过去,跟茧和其他几位老匠人商讨这种箱子推广的可能。

    由于缺乏后世的链条,只能用更加原始的连杆充当动力,所以,几位老木匠在制作这个脚踏式脱粒机的时候用上了上好的梨花木。

    但这明显不具有推广性。

    有用梨花木打造这个脚踏式脱粒机的钱,谁还苦哈哈地在家里亲自种地啊。

    “还是殿下考虑的周全,或许我们可以用槐木或者是枣木替代……”

    赵郢不由微微点头。

    任何农具,性价比下不来,都没有什么推广的价值,老百姓日常使用的农具,要的就是个方便实惠。

    很快,用槐木打造的连杆和轴承被替换了上去。

    试了试,丝毫不影响脚踏式脱粒机的运行。

    “殿下奇思妙想,巧夺天工!”

    史禄高兴地再三赞叹,几位老木匠,看向赵郢的目光都充满了钦佩。从皇孙犁,到皇孙车,皇孙磨,再到眼前的这个脚踏式脱粒机,每一样都几乎是一场农具的大变革。

    寻常人,哪怕是穷尽毕生之力,都未必能钻研出来哪怕其中一件啊。

    而皇长孙殿下不到一年的时候,就一连推出数件,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哪怕是公输班在世,恐怕也得甘拜下风。

    “殿下身份尊贵,却肯花费这么大的心思,为我们这些升斗小民琢磨改进农具,仁心仁德,惠及天下万民,小人等自愧不如……”

    几个老木匠心悦诚服拜倒在地,赵郢赶紧上前把几位老爷子拉起来。

    “大家言重了,我这只不过是心有所感,信手为之罢了,改进农具,还要指望诸位……”

    少府这些精锐的匠人,好多都是秦墨学徒。

    这个时代,最纯粹,也最高尚的匠人。一辈子躬身践行墨家理论,吃苦耐劳,严于律己,苦心钻研各种技艺,想要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帮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对此,赵郢自愧不如。

    跟他们这种纯粹的追求相比,自己甚至都有些汗颜,毕竟,自己所做的一切,终极的目标都不过是活下去。

    如果非要加一个形容词,那就是好好的活下去!

    看着逐渐走远的皇长孙殿下,身后的工匠无不默默拜倒在地。

    皇长孙仁而爱人,虚怀若谷,其贤,天下无人能及!难怪齐墨肯追随左右,也难怪楚墨跟为之奔走,皇长孙,这样的人物,怎么能不让人望而心折!

    “也许应该让我们矩子也亲自去拜望一下这位皇长孙殿下了……”

    等少府史禄和赵郢走远,茧和几位老木匠,不由相互对视一眼,都动了几分心思。虽然秦墨一直追随秦国,想要通过让秦统一天下的方式,结束天下战乱,在大秦一直颇受重用。

    但若能结识皇长孙殿下这样的贤能仁德之人,也必然是一件幸事。

    哪怕是跟皇长孙殿下交流一下墨家之术也是好的!

    ……

    回到府上,已经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

    “大锅,大锅……”

    小妹赵希迈着小短腿,扑过来,准确熟练地挂在赵郢的小腿上,赵郢笑着把这小家伙从自己腿上薅下来,放到自己的肩膀上。

    惹得小家伙咯咯直笑。

    抱住赵郢的脑袋,左顾右盼,一点都不知道害怕。

    赵起有些羡慕地看着坐在大哥肩头撒娇的小妹,对这位大哥,他是又敬又怕,唯恐他忽然问起自己的学业……

    但有时候,担心什么就来什么。

    赵郢把小妹放下来,接过王南递过来的用凉水打湿的手巾,一边擦脸,一边随口问道。

    “二弟这段时间的学业学得怎么样了——赵高那厮教得可还用心……”

    赵起:……

    只能含糊地应付道。

    “多谢大哥关心,还好……”

    赵郢点了点头,随手把手巾挂到一旁的架子上,走到赵起身边,拉了个椅子坐下。

    “你好好用功——明日起,你就别去学室了,白天带辛广辛阔去江山社稷司,上午跟着淳于越先生学习儒家学说,下午跟着田击先生通读墨家的学问,晚上回来,跟着赵高学习法家的学问和剑术……”

    赵起:……

    还能安排地再满一点不?

    赵郢抄起筷子,扭头看了一眼感动地拿着筷子发呆,眼泪都快下来的二弟,语重心长地鼓励道。

    “儒墨法,皆当世之显学,好好学,我抽空会考较你的学问和武艺……”

    赵起忽然间就觉得眼前的美食就没有了滋味。

    啊,爆炸吧——

    见赵郢如此关心赵起的学习,芈姬满是欣慰,兄友弟恭啊,自己这个大儿子,真的是长大了啊!

    “起儿,你大哥说的不错,机会难得,你大哥给你找的这三位先生,都是当世泰斗,就算是你阿翁在,也未必能请得动人家,你一定要好好把握住机会——争取以后做一个像你大哥这样有本事的人……”

    赵起:……

    虽然对大哥的安排颇有怨念,但是他知道,自家阿媪说的没错,自己这个学习机会,换做以前,想都不敢这么想。

    “嗯——”

    明明很高兴的,不知道为啥,忽然就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