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8章 年轻宦官读圣人盗,原来我就是那最大

    第18章年轻宦官读圣人盗,原来我就是那最大的大盗!

    两人回答略有差别。

    张巨鹿说的是:“皇上,此书大逆不道,对圣人不敬,毫无礼仪廉耻,不值一读!”

    “如果让其在世间传播,忠孝礼仪必定会荒废,后患无穷。”

    “因此,臣认为皇上应将此书列为禁书。”

    “禁百姓和学子们阅读此书。”

    张巨鹿是寒门学子出身,三十年黄门生涯,一直不骄不躁,慢慢地看着一些人蹦跶,只听只看,从来不说。

    在其恩师死后,他顶上了老首辅的空位,一下子连升十一级,当了首畏宰相。

    自此位高权重,让人忌惮。

    然而,他是孔门一脉的儒臣,自然要支持孔门一脉。

    离阳皇帝赵淳听了之后,当场面露笑容点头称赞:“张爱卿所言极是。”

    张巨鹿知道这话说到皇帝心坎里去了,于是就不再出声了。

    然后赵淳又看向了杨太岁。

    张巨鹿忠于国家社稷,但赵淳心里觉得杨太岁的建议显然更加有用,因为论阴谋和毒计,还是黑衣病虎杨太岁更狠。

    杨太岁本是东越国顶尖士族杨氏的后裔。

    他从小就学识渊博、通晓百家,精读儒释道三教典籍,对于阴阳五行术数这块尤为精通。

    在十三岁的时候剃发出家了。

    他表面上虽然是一个和尚,但是师从的却是清虚宫的道长,学习的道门方术以及兵家学问。

    所以他骨子里学的其实是法家,行的是纵横捭阖术。

    二十余年前,杨太岁为求功名入皇城,此时徐骁也正好带六百黑甲出了锦州。

    两人为先皇的左膀右臂,一文一武,杨太岁负责出谋划策,徐骁负责冲锋陷阵。

    三人一起爬上保和殿畅谈天下,饮酒高歌,肆意横躺,谁也不介意,直到徐骁受封大柱国。

    后来,杨太岁被皇阳的先皇授意,与徐骁喝了一场离别酒。

    这当然是一场阴谋。

    就在杨太岁拉着徐骁喝酒的时候,徐骁的妻子吴素,却是被一位天象境和三位指玄境强者围杀。

    他们的目标是,想要让吴素腹中的胎儿死于腹中。

    这便是震惊天下的京城白衣案。

    后来,吴素为保儿子,强行踏入陆地神仙境伪境,并杀出重围。

    但是这位奇女子,也因此也落下了病根,短短数年后便离世了。

    而杨太岁,在这次白衣案当中,是最主要的幕后黑手和帮凶之一。

    最终陷于忠义难两全的境地当中。

    不过,也正是因此,他与北凉王再无和好之日,故而得到了离阳先帝与当今皇帝赵淳的绝对信任。

    “皇上,微臣认为此书读着玩赏挺有趣,但书上思想大逆不道,因此微臣也认为当将其列为禁书。”

    “以免……百姓生出异心,患害苍生啊。”

    杨太岁还是站在皇帝的角度来处理此事的。

    其实他个人认为,这本书非常好,但是也正是这本书太好了,普通百姓读了之后就不会当顺民了。

    故而,为了继续掌控百姓,他建议将《圣人盗》列为禁书。

    禁止百姓阅读,以免那些温顺的百姓们觉醒之后,生出叛逆之心,不利于皇朝的统治。

    有了这两位做表率之后,离阳的文武百官,自然也都一个个反对此书。

    “下官也认为,张大人和杨大人说得对,此书思想大逆不道,有违圣道不说,而且还胡说八道,当禁!”

    “对对对,下官也认为,此书写得狗屁不通,书院新圣的水平连我离阳的一个秀才都不如。”

    “说什么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书院那位圣人,读书都把脑子读坏了,他写这本书就是为了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罢了!”

    “皇上,微臣提议,联合孔门以及其实几大帝国一起讨伐这书院新圣。”

    “他写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书,目的就是想要鼓动那些乱臣贼子们祸乱天下,然后他好从中谋利。”

    “其实居心不良,已经昭然若揭,日月可景鉴了。”

    “不错,皇上,这书院新圣,活脱脱的就是一个乱臣贼子!”

    朝堂之上,真的是越骂越热闹了。

    其实这些文武百官们个个都是人精,自然知道张巨鹿和杨太岁这两位的意思,基本上就可以代表皇帝的意思了。

    其实,这些官员们个个都算得上是人间精英,见识他们自然有。

    而且读了陈牧的《圣人盗》之后,心里早就按案惊奇,大赞此书真乃是天下第一奇书也!

    这样的好书,他们穷其一生,也难以遇到一本。

    然而,混迹官场多年,他们自然知道,王朝的政策都是用来愚民的。

    儒家的三纲五常,忠君爱国,孝义为先等思想,正好可以为他们所用。

    这些思想大肆传播出去以后,天下百姓个个守规矩,讲礼义,那么就不会有有人犯上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