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1617 大儒师(2)

    这个世界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易经》中的这几句话,成为某些儒家弟子提倡男尊女卑的理论指导。

    汉朝时又有董大儒提出夫为妻纲,进一步弱化女性的存在感。

    但秦、汉、唐、宋、明五朝,都涌现过举世知名的女大儒,以恢弘的气魄,驳斥了种种压迫女性的歪理邪说,同时展现了非同一般的儒家之力。

    换句话说,你要讲道理,咱们就讲道理。

    你道理讲不过我,想开打,那咱们就开打。

    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武力值,咱们都不怕你。

    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甚至某位姓班的女大儒,出于政治的原因,专门写了“女诫”,教导女性要三从四德。

    应该说还多一从,除了顺从丈夫,还要顺从婆婆。

    可想而知,众多男大儒对她推崇至极,宣称如她这般,才配与吾等并列儒家祠堂。

    但同一时期以及后来的女大儒们,将她骂个狗血喷头。

    每每提及,都是“班某人事男以媚......”

    班家女眷们也以她为耻,班家男儿娶媳妇都难。

    裹小脚、男女七岁不同席、贞节牌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等陋习,也曾有男大儒提出过,下场都很惨。

    有的身败名裂,有的妻离子散,有的命丧黄泉。

    叫嚣得越狠越极端,结局越让他不能承受。

    在这里,七杀想给女大儒们点个赞。

    总之,在诸位女大儒前仆后继的努力之下,女性的地位逐步得到提升。

    到了大盛朝,女孩们也能上学,也有资格入朝为官。

    七杀厘清思路,整理好身上所穿的儒袍,走出宿舍。

    哦,这里不叫宿舍,叫风斋。

    大约三十平米一间,两人共住,有床榻衣柜,书桌屏风,布置得颇为雅致。

    原身名叫郑巍,今年十六岁,是江南琅嬛书院的学生。

    她已在琅嬛书院上了三年学,上个月,刚刚晋升到新秀。

    儒家弟子共分六个等级,学童、新秀、儒生、儒士、儒师、大儒师。

    前三者都是学生,到了儒士这一级别,就可以选择继续念书,或者参与朝廷的科举。

    儒师这一级,能开书院教书育人。

    并且不需要通过科举,就能入朝辅佐君王。

    ——君王召不召他是另一回事,但资格是有了。

    朝中若无空缺,可以留下名号,排队等候。

    至于大儒师,极为罕见,原身印象中,世上仅存三位。

    据说他们已非凡人,有移山填海之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