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5章 土家烧饼的纸袋

    时间过得很快,不觉间就到了十一月上旬。上海的天气已经有了浓浓的寒意。

    也就在此时,一种被称作“中国披萨”的土家掉渣烧饼,恍惚一夜之间,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突然冒出,并且旋风式的火爆开来。

    在街道的拐角,在弄堂的深处,在公交站台的边上,甚至是大马路边,熙熙攘攘的市场里,只要人稍微多一点地方,基本都能看得到一个个飘着一股股白烟的小小摊位。

    这些摊头,非常的简简单单,一个火炉子,一张简单的条案,几盆面团和用特殊配方调味腌制过的碎肉馅团,几样调料包,再加上一两个不停忙碌着的师傅,也就仅此而已。但他们生意确都是出奇的好,火炉子旁往往围了一圈又一圈争相品尝的顾客。

    这个由一小团面,些许碎肉,一些葱花构成的单价两块的烧饼,它的火爆蹿红,在上海着实让人意外和难以想象,但它就是这么不可思议的野蛮生长。

    在公交车上,地铁上,街道边,甚至是背角的小马路上,都能时不时看到有人捧着一个牛皮纸袋在啃着大饼,就连口味偏甜讲求清淡的上海本地人,也开始摒弃矜持,咬起了充满葱花味,一咬油腻腻香喷喷的这种所谓土家掉渣烧饼。

    早上八点,王一元拿着一摞十多个土家烧饼进了车间,这是他在东方国贸排了半个多小时队才排下来的,自己也还没得及吃。王一元给自已留下一个,把剩余的烧饼全部给生管肖云华,让他去分发。

    自从与国立袜业的合同正式签订了以后,慢慢的国力袜业公司的打样已经开始进来,这段时间正是高峰。因为有肖总的国立袜业作业处理优先的招呼,整个过程倒也还顺利,陆陆续续的有部分打样已初步得到确认,等待正式下单。

    王一元对这次的每一个打样都很上心,这段时间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生产车间。全部看了一遍,王一元正准备出去,肖云华跟了过来。他对王一元说道,老王,你等等,我找你还有点事。

    其实论年纪,肖云华要比王一元大上两岁多,但公司上下现在都称呼王一元叫老王,肖云华也就跟着叫了。

    可要说老王这个称呼的来历,连王一元也不知道起初是怎么叫出来的。按理说,王一元现在年纪并不算大,才二十九岁,应该还年青,至少还远远没有到要被尊称到老王的程度。

    不过也有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因为车间里小年轻居多,和王一元关系都还不错,觉得叫王经理显得比较生疏,叫小王又显然不太合适,不知道是谁起先叫的老王,没想到后来就在公司逐渐都叫开了。王一元却也不觉得难为情,觉得这样被称呼也没有什么,无所谓,甚至还显得有一些亲近感。

    王一元站住了。肖云华把王一元拉到一个角落,才说道,今晚上我有两个湖北老乡请吃饭,我想请你陪着去,有空吗?王一元说,有事?肖云华晃了晃手里的烧饼,轻声说,就是这个烧饼。王一元不明白。

    肖云华接着说,是这个烧饼的包装袋子的事。这个烧饼是我老家的高中同学他们公司开发出来的。你主意多,晚上你帮助我去参谋参谋。

    王一元说,行,刚好今天晚上也没什么事,还能混顿好吃的。肖云华说,那就说定了,下了班我们一起过去。

    中午的时候,交大老谢打电话进来。他告诉王一元,他的交大在职人员mba研修班学习的报名材料,已经学校审核通过,星期天需要本人去办理手续和缴费。难得的是,经过老谢的说项,王一元整个mba研修班学习期间的费用减免到了伍万元多一点,算是得到了不少的优惠。

    王一元连连向老谢表示感谢。只是这次的学费要预交一年,连资料,报名费等等加起来要将近二万五千元。王一元算了算,自己的现金加这几个月的工资,还有上次因为国力袜业签约所得的两次奖金,差不多有不到九千元,可仅仅是这些,付这次的学费还是远远不够。

    他想起来上次公司给的国力袜业的专项业务费用,到现在还剩下不少,大概还有差不多一万五千块。

    王一元打了一圈主意,也没有想出其他好办法,看来只好先拿了这些先去用着。这样全部加起来,这一次的学费等差不多应该就够了。只是那些都是斯玛特的消费卡,王一元想,反正离星期天还有四天,他决定中间找时间去趟七宝,找票贩子把这些卡兑换成现金。

    下午琐碎的事情处理完,已是将近晚上七点。肖云华在工厂大门口门卫室等到王一元,两人打车直奔七宝老街旁的洪湖人家餐馆。进了三楼的荆州包间,里面已经有三个人在等着了,桌上的菜也都已经摆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