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章 业务员的困境

    既然决定做业务员,在了解了公司产品,业务本身和行业相关情况后,首先面对的,就是寻找客户。但是要如何找到有意向甚至能下订落单的目标客户,这些就只有看个人的造化,全凭王一元自己一个人去摸索了。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一开始,台沪公司并没有提供给王一元任何现成的客户资源,只是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安排王一元负责公司在金山,奉贤,松江等地区的新业务开发。

    这几个地方,看上去业务区域确实很大,但好像就是画了一张特大的饼,王一元却又没办法从哪儿先下口。

    像大都数业务员一样,王一元决定先通过互联网网络搜索,电话黄页,报纸杂志等刊物上各种各样的广告中去寻找目标客户。

    可一段时间下来,王一元很快懊恼的发现,这种打电话和上门贸然拜访的方式都很难获得客户的信任,效果也都不是很理想。

    往往电话推销时,打了一天的电话,大多数电话不是联系不上人,就是号码空号,王一元先就受到打击。打电话时不要说很难找到对方真正管事的人,就是即使客户单位有人接了电话,可还没等听完介绍,就连连说不需要,一听说你要去拜访,他们就推说单位很忙,管事的人不在,或者是出差了,客气一点的让你传真资料或者把资料放门卫室,而大部分人还没讲上三两句话,“啪”的直接就挂了电话。

    即使这样,好不容易几天电话下来,积攒有那么几家客户愿意接受拜访,但由于这些客户都很分散,所以效率也就不高,一天下来基本只能拜访几家,平均3家就算不错了。

    这样接着打击又来了,一次次满怀信心的跑到客户那,一次次又垂头丧气的走出来。到最后,王一元有的客户连门都不高兴进,就回转了。这样来来回回几次折腾下来,王一元对自己都没有什么信心了。

    很多个晚上,王一元都是很晚了才身心疲惫回到到宿舍,一回来就直接躺床上,眼睁睁的盯着黑乎乎的天花板。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真正的出头之日,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熬得到那一天。

    他有时连洗洗刷刷的简单的劳动,也没有了想动手动脚的力气,甚至连晚饭也没心思吃。有时候就是勉强吃着饭,也觉察不出里面到底有多少味道,他也实在咽不下去。

    目标市场茫然,无所适从,找不到感觉,是一种恶性循环,令王一元士气非常低落。

    这段摸摸索索,踯躅前行的经历,让王一元这个从来没有过任何销售经验的大头兵,经历了他人生有史以来的一段相当长的毫无头绪,迷茫而又痛苦的时期。

    特别是在开始的一个多月里,这段必须去做却又做得无比艰难,到处乱窜,没有方向,充满了挫折甚至特别伤自尊的日子,几度让王一元到了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做业务的程度。

    他甚至很多次心里沮丧的想道,自己这次冒冒失失的来上海,又抛开自己熟悉的生产管理工作,一门心思的异想天开去做业务,究竟是对是错,也不知道自己最后还能混惨到什么程度。

    难道,自己真的选错了方向吗?他无数次的在心里自己问自己。

    吴翟路和老青沪路交界是一个丁字稍微出点头的路口。头露出来的地方是一个驾驶员培训学校。学校的大门旁边有个小四合院。院子的前后和南边的厢房都是两层楼房,被改建成了一间间单独的宿舍,用于对外出租。北厢房是平层,通间改造成了一间大的台球室,摆了五张台球桌。

    这个院子的老板不常在这里,日常看护和管理的是一个六十多岁老头,他老夫妻俩还在院子门口开了个卖烟酒饮料的简易小门市部。

    有一次王一元偶然在这里买饮料,从口音中辨出了他是湖南人。果然一交谈,是湖南津市人,老乡见老乡,自然有一份天然的亲切感。熟悉了以后王一元称呼他为老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