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八十章 两父子蜜里调油

    收费章节(12点)

    第八十章两父子蜜里调油

    可胤礽却唬了一跳,连连摇头道:“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淑贤郁闷的问道:“为什么啊?您心里惦念着汗阿玛就应该说出来嘛不说汗阿玛怎么会知道?”

    胤礽闻言突然做出扭捏之态来,他支吾了半晌,也没说自己不好意思什么的,只最后强硬的决定道:“孤自有分寸,孤自己写。”

    说完后,胤礽仿佛文思泉涌似的,提笔唰唰唰就写了好一份奏折。淑贤闹着要看,胤礽却不好意思再给。两人嘻嘻哈哈的抢了一回,最后还是胤礽怕淑贤闪到腰才揽着她把奏折递了过去。

    淑贤低头一看,奏折最上面写的就是‘皇太子臣胤礽谨奏:恭请皇父万安。’的字样。

    淑贤吐了吐舌头,她润笔的奏折竟然把这句给忘了。

    紧接着再看,奏折上详细的报了一些康熙离京后朝中之事,因涉嫌政事,又不是淑贤想看的内容,所以她一目三行的大略看了一眼,就跳到胤礽的心里话中。

    只见胤礽写到:皇父远征,臣甚忧皇父御体可安?上年皇父初征于塞外疾,臣即心忧不已。后担扰皇父忧心京师病情愈重,臣遂强掩担忧之状,面露镇定大方于皇父,欲皇父心无挂碍,安心静养。此次思来,犹自惶恐,特祈上天降福,于皇父一路顺遂,再无疾患。臣即心安……

    淑贤咋舌,她突然想起二十九年康熙第一次亲征噶尔丹时就病重过,那时候消息传回京城,弄得满京惶恐,无论内宫还是外城,就没一家敢作乐取乐的。那时她在家里也是听说了的。可看胤礽这份奏折的意思,当时胤礽去探病时莫非脸上还没半点忧色?

    ‘晕我的爷呀您还能不能再傻一点了?别人家当爹的病了,做儿子的就是装都要装出悲痛与忧心的样子来,可您倒好,还强作镇定大方?靠康熙见着了还不得以为你半点没有父子之情,盼着他死不成啊?’淑贤无语的想到。

    而胤礽,此时却扭捏起来,小心翼翼的征询着淑贤对这份奏折的意见。只听他吭吭哧哧的问道:“咳咳、怎、怎么样?这份写的。”

    淑贤顺了顺胤礽的后背,心里倒是真的松了口气。她想着,幸亏多嘴问了一句,要不然也就没机会掺和到胤礽写请安折子上的事了。若是不问的话,胤礽还一边默默地关心康熙,一边强撑着安定后方,到时候半点忧心惦念不表露,不知道康熙误会的话,会怎么想这个从小疼到大的儿子呢

    那位主子爷还不得以为胤礽没半点父子之情,只盼着他回不来啊?而且随御驾出征的可还有大阿哥这个善于挑拨的人在呢

    “以后您可千万不能像二十九年那样爱在心里口难开了啊。”淑贤无厘头的感叹了一句。

    而胤礽这个古人已经彻底羞红了脸颊了,只见他强撑着太子的威严说道:“什么爱、爱、爱什么的,瞎说”

    说完这话后,胤礽封好了折子,红着耳朵遁了。

    至于淑贤在后面见状,嘿嘿直乐。

    ……

    转过来说康熙在大军中收到胤礽这份折子时,那脸色可真是好看啊只见此时的康熙跟喝了蜜似的,一张平滑的脸蛋硬是笑出了沟沟壑壑的皱纹来,可见这位主子爷高兴成什么样了。

    其实胤礽不清楚,淑贤这个清穿女也同样不知道,在康熙心中,二十九年胤礽探病时面无表情的表现是真的让康熙极其伤心的。要知道历史上康熙废太子时可就拿探病时胤礽的表现举例过,那时候康熙说胤礽“略无忧戚之意,见于词色”,并自顾自的认为胤礽是“绝无忠爱君父之念”。瞧瞧,多大的错啊。

    要说这事跟三阿哥也有关系,谁让当时是胤礽和三阿哥一同来探病,三阿哥哭的跟死了爹似的,相比之下,胤礽强作镇定的样子就格外突出了。

    康熙那时候又是生病中,感情嗷嗷脆弱,见亲手拉扯大的太子并不忧伤痛哭,那个心理落差,就别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