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卷二 风波 第四十九章 登府

    石佩珍不过只是一个小丫头,胤祥很快就忘到了脑后。

    这日他骑马往家赶的时候却突然遇见了富察云森,云森与他请安问好。胤祥对于这个公子印象还不错,不像幼君的六姐夫热情得有些让人招架不住。两人站着说了会话。

    胤祥道:“不如请富察兄进府一叙吧。”

    云森道:“难得十三爷看得起再下,不如改日吧。”

    胤祥道:“什么改日,我平时事也多。不知什么时候又要跟着皇父出去,约了你好几次,你总是说有事。说来两家也是亲戚,你既然是幼君的表兄,那么我也该称你一声兄长的,何必客气。”

    云森忙道:“小民不敢。”

    胤祥大笑:“平时你也是个说话爽快的人,走吧,进去坐坐。反正离这儿又不远。”

    云森只好答应着。

    两人至府以后胤祥忙让伴云去备茶,两人在大书房里交谈。又让人去通知幼君,吩咐厨房备饭菜。

    幼君正在照顾淑杭,巧彤进来说道:“禀福晋,表少爷来了。”

    幼君有些诧异忙问:“他来做什么?”

    巧彤笑道:“据说是爷请来的,还让福晋备酒席说要招待表少爷。”

    幼君答应着,接着又问:“他们现在在做什么?”

    巧彤答道:“好像在大书房,两位爷正在说话呢。”

    幼君抚弄了一阵孩子便让奶妈抱下去了又叫来了芸芝吩咐着:“你去说给厨房,让准备几个精致的酒菜,量不在多,菜式要好。再让人去将小花厅整理一下。”

    芸芝答应着便去了。

    秀珠端了个红漆的小茶盘站在炕下,幼君半天也没要茶喝,只低头整理着淑杭的一套小衣裳。

    巧彤是个伶俐的人看了看幼君的光景说道:“福晋心里有事么?”

    幼君回过神来,愣了愣说了句:“胡说什么呢,该干什么就去。”

    巧彤知趣的下去了。幼君这才要了茶。璧瑶带着刚学会走路的弘昌和五岁大的淑冰过来了。幼君的目光没有在他们母子三人身上停留多久。

    弘昌虽小,可已经到了牙牙学语的年纪。或许是丫鬟嬷嬷教得多的关系,见了幼君张口闭口就喊“额娘”,一旁他的姐姐却始终保持沉默,对于这两姐弟的情形幼君有些招架不住。幼君冷冰冰的说道:“孩子们还小,别宠坏了,好好教他们。我们也算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公子小姐必也是知书识礼的。作为爷的长子长女出去也是代表这府里的治家规矩。”

    璧瑶听见幼君说的这一番话心里有些不好受,明显有些看不起自家养的两个孩子。可由于身份尊卑的关系她也只好缄默。

    幼君下炕来,没有去看屋里的人便出去了。她穿过了一座亭子,一座小山丘下了青石桥。开到了一处偏僻幽静的地方。幼君平时很少来这里,这个角落在府里最不起眼,她正要往前面走的时候迎面却来了一个丫鬟,她手中拿着一朵才摘下来的芍药花。丫鬟见了她忙立住了给她行礼。

    幼君本没在意的,走了几步才又折了回来,看了看这个丫鬟几眼说道:“你是石佩珍?”

    佩珍轻声答道:“福晋好记性,还记得奴才。”

    幼君冷笑道:“怎么不记得,好些日子没见着你。我倒快要忘了。怎样,在小书房习惯吗?”

    佩珍对于福晋的询问显得有些受宠若惊忙答道:“回福晋,奴才很好。”

    幼君拿着绢子扇了扇说道:“可惜了,可惜了”于是就走了。

    佩珍不懂幼君这话是何意,愣在了原地好半天。幼君赶到花厅里,看着芸芝带着人忙碌,幼君在一张雕漆椅子上坐着。没过了多久胤祥带着云森便进来了。幼君起身相迎。

    “爷要带客人来该早早的说一声,这下可让人忙的。”幼君笑说着。

    胤祥指了指云森:“听说你们是一处长大的,怎么到这里却见外起来。”

    云森道:“十三爷好客,我推辞不过,扰了妹妹,还请妹妹不要见怪。”

    “不怪,不怪。你能来我也高兴。你们在前面大半天聊些什么呢,那么投机。”幼君亲自倒了两碗茶要请他们喝。

    胤祥道:“可不是投机,更难得的是你这表兄见识多,看过的书也多,是个有趣味的人。”

    云森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怎敢与十三爷相比。十三爷是皇族贵胄,谈吐风趣又开朗睿智我辈实在惭愧。”

    幼君接了话:“我倒是第一次听见有人赞他睿智来着,他皇父还说他心性小,不堪大材。表哥却瞧得起他,难怪你们两个会相契。”随后又招呼云森入座亲自给他斟了酒。胤祥继续和云森天南地北一阵闲扯。幼君在一旁就当是看两人说对口相声,倒也确实有几分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