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十六章 三足鼎立

    恭帝四年二月,姜云重返莱安半月,基本了解自己离开这些时日莱安的情况,总体来说变动不大,现在担任高层的都是自己那时的骨干,但令他同心的是战胜了固然可喜但当初跟随自己的将士却是伤亡惨重,尤其是中下层军官。

    高层变化不大但下层变化却截然相反,一战而损二万五千,只余下一万多火种,现在六万多军队大部分都是在和西北王的战争的末期加入的,不少人立了功但并不能足以提拔到中层和高层,但中层军官奇缺,姜云没办法只好破格提拔,这一来二去的时间就花的多了,对于每一个破格提拔的人都要仔细考核,好在这并不急在朝夕。

    二月中旬,姜云悍然决定出兵,吞并郡城以及延成郡,战争已经结束了三月之久,不能给西北王太多的时间,否则当你准备好的时候西北王也准备好了,并且站稳脚跟,到时候西北基本就没有青龙军什么戏唱,所以他不顾手下大多数谋臣的反对,依然决定用兵。以雷林为前锋自己亲自带领铁骑营出击,姜云的决定得到了武将们的绝对支持,而谋臣中贾煜也领会到了姜云的意图,虽然有些担忧但却仍然坚定的支持。

    扩军后铁骑营两万人,以马忠为都统,陷阵营一万人雷林为都统,三万人便是姜云的一半家当,但姜云却是信心十足,西北王阎平只余下六万不到的军队,其中五万还是他的心肝虎豹军,守住自己的老巢已然不够用,断然没有支援延成郡和新的广成郡郡守覃灵的道理,而这两处在战争中早把自己的老底子差不多拼光,现在所余不过几千人,即便是强征军士也没有多少战斗力。自己手下的虽然依旧是新兵但终是上过战场的,不可同日而语。

    事实上也如姜云所料,一路根本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更是兵不血刃的攻下了广成郡郡城定安,郡守覃灵闻风而逃,裹挟走了郡城唯一的三千驻军。姜云拿下定安后,以定安为跳板向延成郡发起了攻势,在延成郡青龙军虽然也遭到了抵抗但奈何战斗力太弱根本对青龙军造不成多大的威胁,姜云肆无忌惮的进攻,根本不用担心西北王会来援救,毕竟比不得当初,他现在要是敢派部队前来援救李渊绝对不会放过攻打他老巢的机会,前次坐实西北王对莱安用兵是因为李渊知道西北王的军队主力根本没有挪窝,而且他也想等到战斗的关键时刻再出兵分一杯羹,哪知西北王摆的如此之速,而且青龙军非但没有消弱反而变强了,这下他尴尬了,如意算盘没打成反而坐视对手的崛起。

    左守慈手中并没有多少军队,战争初期还派出军队抵抗一下,但是当看到小股军队根本奈何不了青龙军而且还不能达到消弱敌人的目的,他只好无奈的收拢军队打算固守郡城待援。算盘打的不错,但可惜对手是姜云,发现一处县城根本没有遭遇抵抗后,姜云立刻明白对方的心思,从而大胆的命令雷林一部轻装疾行绕道敌人的后面阻截,自己领着铁骑营也跟在后面快速推进。如此一来左守慈便悲剧了,当他发现自己的部队没有如期抵达县城后他意识到了不妙派出军队去接应,然后为时已晚,就连派出的五千步卒也损失掉了。

    姜云的三万军队几乎完整无暇的抵达了延成郡郡城阳城,好整以暇并不急着攻城就这样围着城池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压力。城中只有一万五千不到的守军考虑到守军的战斗力,按理说强攻并不是攻不下来,但姜云却没有强攻的意思,而是安营扎寨,他确信西北王不会派军来,而后方有贾煜主持政务和收拢新得土地,时间拖下去对自己更有利,到时候各地都已经彻底收服,左守慈守着郡城也没什么用,现在把他困在县城一地也是怕他给自己添麻烦,造成已经征伐下的县城不稳,困于一隅即便他神通再大也无用武之地。

    给贾煜去信,叫他在领地内再次征兵三万,并且送到前线来自己要以左守慈的军队练兵,光这么穷守着不找点事干且不是闲得慌,一切有条不紊的按着姜云规划的方向进行着。

    左守慈不是傻子,这半个月来姜云并没有强行进攻而是派出一些新兵攻城,即便如此还仅仅是叫人骂战和对方进行小规模的野战,如此一来左守慈自然看出姜云是在用自己的部队练兵,虽然愤怒但心中却是不以为然,这样更好自己想守住城池便不那么困难了,只要西北王的军队到来一切便迎刃而解,到时候看你还这么嚣张不。但是三个月过去了,西北王的军队音信全无,而且城中的世家豪族也给了他巨大的压力,即便是自己家族里面的非议也不小。他和覃维不一样,覃维在广成郡是外地人,一家也就那么十几口,但左家在延成郡却是望族,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这也是姜云没有采取铁血政策的原因之一,外面的压力他可以扛但来自家族内部的质疑却是令他头疼,就连老父也开始质疑他!此时他恨不得姜云马上全力攻城,而且还非屠城不可,这样全城就都站在他这一边,守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但是姜云不给他这样的机会,依旧是围而不攻,三个月来收获不小,三万新兵基本都上过战场而且从贾煜传来的消息,盐城七县除了郡城其他地方都已归附,算是站稳脚跟了,不过他依然没有作出改变的局势,城中的变化他也有所听闻,他打算再围一段时间后攻攻城敲打一下然后接着围,阳城可不是莱安也不是定安他的城墙足足有三十多米高强攻的损失肯定不小,积攒点兵力不容易,老兵是越来与少了,而老兵的重要性在军队中是不言而喻的。

    恭帝四年八月,姜云已经围城五个多月,所练新兵达到了四万多人,手下将领虽有不耐但是姜云的威势在那,即便不耐也不得不老老实实的照做,而且铁骑营和陷阵营都统都是姜云一手提拔的,就连高级将领也是追随姜云的老人,不耐主要是来自下层军官,有这些高层弹压和解释,姜云根本不用担心什么,而且这些军官也只是发发牢骚并不是消极怠工,他们是不忿没有战功可捞,所以每次率新兵出击都是抢着干,憋慌了总的发泄发泄不是。

    六个月过去,左守慈终于是顶不住压力,开城投降了,此时城中守军还有一万三千多人!一时间全城居然欢呼四起,看着左守慈无奈的表情,姜云脸上也不由自得的笑了起来。这一战可以算得上是兵不血刃,战争进行到现在青龙军总共损失还不到二千人,这对于一支新兵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一脸郁闷的左守慈道:“将军是怎么知道西北王不会来援的!”此时他已经明白了姜云是早早便看出阎平是不会前来援救的。

    “哈哈,他是没那个实力,没有三五万军队他敢来援救?派出援兵他老巢又怎么办?李渊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延成郡虽然重要但是他更不敢丢失自己的根基,此前和青龙军一战阎平便已然失去了称霸西北的机会!”姜云得意的一笑而后耐心的解释。春分得意马蹄疾,此时作为胜利者他很乐意替失败者解答疑惑。

    “将军怎么打算处置我们?”此时左守慈才问出当场所有降将的心声。

    “不用紧张,大家基本都能保住自己的位置,当然肯定是要挪挪窝的!我观守慈你政务能力不错,便暂时到我身边做个副手,具体安排日后再说!”姜云摆摆手示意降将们放心。这一万多军队可是财富,这些将领也是财富,但如何运用好就是一个学问了,此时他已经有一个初稿但具体怎么安排合适却是要仔细斟酌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