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十九章 真龙殿(第一卷结束)

    从恭帝五年夏就笼罩西北上空的战争烟云并没有爆发,西北三强虽然龌龊不断但却没有轻启战端,而这一年多的平静,却给使得青龙军完成了一次蜕变。全军已经扩军到二十万,然而军士素质的提升才是姜云最为看中的,因为一直笼罩的战争烟云,阎平,李渊都在不断的征兵,李渊麾下也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万众,便是三方中军队数最少的阎平也达到了十五万。和阎平李渊的被动征兵不同,青龙军的扩军是早就提上日程的,二十万也只是达到了目的而已。

    形势向青龙军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姜云也不敢轻易的发起攻势,吞并延成郡自然就得面连来自南方康王朝的压力,一旦三方受敌任是青龙军再强也无济于事,只有面临被蚕食瓜分的境地,所以一向咄咄逼人的姜云面对南方康王朝的进攻也只是派出了玄武和贪狼二营四万人驻防,白虎营从旁策应,主动降低战争的规模。

    这一来二去便到了恭帝七年,七年春天下局势大变,杨修击败南宫,夏侯,公孙三家联手占据中原十三郡,余下五郡为东北王联合康王朝瓜分掉,其他小地方或有势力但均依附于这三者,于是有资格逐鹿天下的便剩下了这三家。

    而此时姜云知道该出手了,在晚便没有自己的戏份。姜云亲率十二万铁骑,悍然向西北王阎平发动进攻,期间并没有耍什么阴谋诡计,完完全全的凭借青龙军超强的战斗力一路碾压过去。一战而天下惊,西北王近二十万军队居然一败涂地,即便是号称精锐的六万强军在青龙军面前也没有抵抗多长时间。十二万对二十万,攻对守,然而本应占据优势的西北王居然一败涂地,青龙军损失不到两万人便将西北王的军队击溃,阎平当场战死,而李渊甚至来不及救援。

    青龙军的强势使得李渊不得不放下坐山观虎斗的心思转而进入阵地防御,然而即便如此,李渊也没有撑过三月,恭帝七年十月,平原被攻破,李渊战败自杀,自此西北战役全部结束。一时之间天下震惊,从战争发起道结束短短不过四月,李渊,阎平相继战败,至此三分西北合而为一,西北六郡完完全全落到青龙军的手中。杨修自然是愤怒不已,他本来已经有全套的计划吞并西北,但却没想到阎平和李渊如此脓包,他打心底里不认为是青龙军太强。

    一时间青龙军名噪天下,而占据整个西北的姜云自然再次出现在天下人的眼中,只是这一次他比上次更耀眼。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占据西北六郡的青龙军终于迎来腾飞,中原诸侯无暇西顾,为姜云赢得了消化西北六郡的机会。

    恭帝十年,天下局势已成杨修一人对抗天下诸侯,十年六月杨修废恭帝立七岁的幽王为帝,帝号顺,天下诸侯漠然。然而此事却导致群臣不满,九月齐王赵奕在大臣和宫中太监的帮助下逃出京师,杨修虽派人一路追杀但还是让齐王逃了出去,逃出京师后齐王四顾之下发现只有去西北,东北拓拔阔,南方姬炫都不是晋室中兴之臣,去这两处和待在京师没有什么区别。

    闻讯齐王正向自己的领地赶来,姜云亲自率一千神武营军士前往接应,此次神武营出现锋芒,一千军士全是四鼎以上武者。

    成功迎齐王进入西北六郡,恭帝十一年元月,齐王称帝,帝号光武,拜姜云为大将军大司马,光武元年三月青龙军三十万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连续攻陷逆康王朝两郡之地。

    光武二年姜云亲自领兵出征,横扫逆康王朝,收复南方各郡,镇南王祝莽主动归附,转眼间天下三十六郡便有十六郡光复,姜云凯旋后光武帝加封为镇国公。此时杨修加快脚步吞并东北王和其余各势力,而姜云却是好整以暇的整军备战,一点也不担心杨修实力的壮大。

    光武三年双方终于爆发大战,姜云亲率六十万大军东进,进逼京师,神武营三万人随行,一路势如破竹,真正和青龙军交锋杨修才感到青龙军的强大,的确是天下少有的强兵。形势对青龙军越来越有利,铁壁关前姜云亲自将号称天下第一猛将的杨无敌斩于马下,青龙军的声势达到极点,同时京师内部不满杨修做法的人也纷纷对杨修进行掣肘,两军对垒半年最终以青龙军攻破铁壁关,进占京师到此持续十余年的动乱终于结束。恭帝退位,天下共尊光武皇帝,而后几年姜云领兵出征,平定蛮夷属国的叛乱,至光武六年天下重归一统,大晋的版图扩张到太祖鼎盛时期,姜云被封为一字并肩王。

    光武七年姜云着手筹建真龙殿,由五万神武营军士为基石,分别设有一百零八为长老,其中皇族占八位,真龙殿负责对皇帝进行评核,拥有废立皇帝的权利,但皇帝必须从皇族中选出,而且设立严厉的机制防止真龙殿中长老篡权,神武营划归真龙殿,为三十万人编制,除此以外天下军队中青龙,朱雀,玄武,白虎四支也属于真龙殿的编制,但和神武营不同这四支部队皇帝也是可以调动,但只能用于对外征战,并且要取得真龙殿半数长老的同意,此时姜云几乎是权倾朝野他做出这些规则也没人敢质疑,况且真龙殿虽然势力庞大对皇帝有考核之责,但也相应的收到很大的限制。跟随姜云的将领大多书进入了真龙殿,即便没有进入真龙殿也有战友进入真龙殿,没有称帝夺取天下姜云以这种方式补偿了自己的老部下。

    而后天下大定,姜云也便清闲下来,更多的时间花在修炼上,七鼎武者,八鼎武者,九鼎武者虽然号称鬼仙,散仙但实际上,这些武者在寿命上也不比普通人长多少,九鼎武者的极限便是三百岁而七鼎八鼎则只有近两百的寿元。如今姜云也是三十好几的人了,但依旧真阳未破,三百多的寿元足够他冲击更高的境界了。

    然而计划逃不出变化,光武十五年姜云去娶光武帝年仅二十的皇妹夜月公主赵静月为妻,光武十六年诞下一子唤作姜岚,十八年次子姜浩诞生。

    然而光武四十年,姜岚二十四岁,姜浩二十二岁两人都有八鼎的修为,而作为一字并肩王王的姜云手中自然有一支护卫王府的力量,后辈无忧后,追随自己的那批老兄弟中大部分人都位居高位手握实权,其中贾煜,马忠更是在姜云的指导下达到九鼎,其余诸人也都有七鼎的修为,这种情况下姜云毅然决定破空追寻武道巅峰!光武四十年,风梧山巅国之栋梁姜云破空而去留下无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