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二章 秀表姐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不到一小时,五个人就把一块约六分的田割完了,又把战场转移到隔壁的稻田。外公家在山背的田分布很集中,差不多是三块田连在一起。

    这样收割起来很方便,打谷机也不用搬来搬去。不过现在打谷机并没有搬到田里,因为刚才那块田太湿了,外公打算隔壁这块水稻都割了再进行脱粒。

    期间白晓琳和宋秀秀聊得非常开心,白晓琳给表姐说一说学校的趣事,宋秀秀给白晓琳说说工作中的见闻。在这样一来一往的交流中,两个人的感情变得更亲密了些。

    虽然现在宋秀秀才19岁,但已经出来工作3年了。她是初中毕业后就没读书了,在农村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初中毕业就不读书了。

    有的是家里穷读不起书,不过这样的情况现在很少了,因为国家政策的支持,现在读书对农村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的负担了。更多的原因是孩子不愿意读。

    为什么这么说?

    白晓琳觉得原因大概有几个,其一,是见识问题,生活在农村的人,如果不走出去大城市看看,他的眼界始终局限在乡镇这一亩三分地之中。

    女孩的奋斗目标是嫁个好人家,男生的奋斗目标是赚钱娶个媳妇。而读书能有什么用?看那谁谁,不是读大学了吗,不是照样回来种田等等。

    当然在信息发达的当今社会已经有所改变了,但眼界的局限还是存在的。

    其二,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农村家长对子女的管教都不严,孩子和什么人玩一般都不管的。如果从小交友不慎,就可能过早的接触到色彩斑斓的社会,那么就更想读书了。

    白晓琳记得上小学时,他们班上就有几个这样的同学,整天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就摔桌子,砸凳子,和老师顶撞,以打架为荣。小小年纪就称兄道弟,还给自己在班上找“老婆”。这样的孩子,就算是家长打骂都不愿去读书的。

    不过这些都是小学的事了,后来他们怎么样,白晓琳也不知道。

    再来说说白晓琳的这位表姐宋秀秀吧,她是初三下学期就开始辍学的。说是学不进去,在学校待着也是浪费时间。大舅打过也骂过,但是秀表姐就是不去学校。初中毕业证也是大舅去求学校领导才给发的。

    白晓琳觉得她是过早的接触到色彩斑斓的社会,被外面的花花世界给迷得无心上学的。

    大舅一家很早就搬到镇上了,具体多早白晓琳也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小学三年级时已经在镇上开了一家影碟店,当时全镇就这一家影碟店,生意非常火爆。

    因为那时可不像她重生前网络那么普及,就是现在网络也才刚开始普及,智能手机也才刚开始普及,那时全镇没几家有装网线的。看影碟是当时镇上的人的重要娱乐方式。

    而且,白晓琳还记得,大舅家那时候就装了网线了。

    所以说,在没有足够的力量之前,千万不要轻易触碰不属于你的世界。因为这不仅不会激励你前行,可能还会磨灭你的斗志。也会让你变得爱慕虚荣。

    对于秀表姐,白晓琳以前只当做是众多亲戚中的一个,而今天和她聊天之后,白晓琳已无法等闲视之。记得前世,秀表姐19岁就嫁人了,而且还是奉子成婚的,但婚后秀表姐并不幸福,两年后就离婚了。

    具体什么原因,白晓琳不知道,因为当时她可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的可不是圣贤书。好啦,当时她正沉迷于网络小说之中。

    不过,白晓琳隐隐听说,秀表姐被家暴,表姐夫吸毒什么的。总之,她听后都有点后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