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一章 低低弦外音

    康熙四十七年深秋浮生一世,那些流离在指间的烟火总是太过朦胧虚幻,一如时光总也在你不经意间、就一点一点抽丝剥茧般的游弋殆尽。不知不觉的,四年已经过去。

    四十七年暮秋,寂寞如一怀春初上的女子,幽幽荡荡、缓缓席卷。

    旌旗招展、浩浩荡荡,康熙皇帝率领诸王公大臣、八旗精兵等,一如往年那般,前往皇家猎苑木兰围场。

    原本应在夏末初秋就过去的,因为时年一些事物累及,也就耽搁了些日子。

    这次木兰行围,云婵是第一次见识。

    转眼间,她来八贝勒府邸侍候已经近四年。四年光阴兜转,不算长、可也不短,足以在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身上埋下深滋慢长的蜕变痕迹。她已经开始逐步涉世,不再是曾经那个懵懂青涩、单纯直率的及笄少女。

    前面几年的秋弥围猎,八爷时有伴驾,但并没有带着云婵贴身伺候。今年云婵原本也是没有机会去的,不过念在八爷身边难有个合心意的周到侍女,加上她自己也想开开眼界、见识一下满人最为彪悍的马背功夫,八阿哥也就选择了带着云婵跟来身边服侍。

    晃晃荡荡,行了小半天的路程,边怀揣着对那片碧草蓝天的浓烈渴望、边挑了车帘欣赏沿途风景。虽尚未抵达围场,但随着越行越远的路途距离,也已经可以隐隐窥探到支零片羽塞外风光。

    一路与京都拉开距离,只觉得渐渐展现出来的鲜明视野自然比京都的开阔许多,植物尤其葱郁翠绿,竟恍惚掉了季节的变迁,整个一处游离在轮回之外的别有洞天。

    又行一会子,大队人马忽地停住,原地歇息。

    云婵跟在自家主子身边下车透气,弯弯明眸微扬,尚且来不及好好打量一番头顶那片显得分外开阔的苍天,不想正好遇到同样下车散步的四爷与十三爷。

    出乎一种莫名的下意识,云婵想要躲开;但根本来不及回避,还是被十三看到。

    十三皱了下眉头,显然是在奇怪于云婵的出现。是的,云婵此时此刻出现在这里,怎么想都觉得不合时宜。

    这四年的时间里,云婵并没有再见到十三阿哥。两个人所定格、保留着的一段记忆,也无外乎就是蘅苑客栈里最初相遇时的惊鸿一瞥;以及长街火海里,那一场拼着命不要的、极尽狼狈与疯狂的见义勇为。实在都太过匆匆。

    或许,他早就已经将她遗忘了吧!毕竟她对于他,实在太过微不足道。可是,她却没有忘记他

    好奇氤氲于心,十三只道着她怎么就出现在了行围的列队之中,还一副婢女的装束打扮?刚想发问,一见八哥也在旁边。猛地一下也就猜了个十有八九出来,便也没了语言。

    到底是深秋,即使眼前这片大好景致再怎样伪装的天衣无缝,那些自天边吹拂过来的阵阵萧索微风薄薄的扑在面上,就已经寒意不达眼底。云婵慢慢垂首,很自然的将眸子沉淀开来,避开了十三投过这边的目光。

    就着冷风盈袖,四爷眼睑动了下,也没多话。

    冷不丁的一照面,八爷九爷这边已经看到了四爷与十三爷;同样的,四爷跟十三爷亦是看到了八爷九爷。干脆对着彼此走了过去,相互打了招呼。

    就着这一阵阵越来越大的冷风迭起,卷杂一些细微露珠软软的袭在身上,倒也怡神清爽的紧。八爷双手负后、仰望苍穹,对着那片广阔无边的茫茫昆仑叹了一句:“天地高远、视野清新,这一路上的景色越来越好了。”

    老九低了下头,嘴角微扬起:“是啊只可惜今年十四弟不在。”言于此处,侧了侧首,带着一瞥若有深意的目光往四哥那边打量去,“德妃娘娘忽染小疾,舍不得十四弟,非要把十四弟留在身边尽孝呢!”

    “德妃娘娘”与“舍不得”这几个字,被他故意着重了语气。虽讥诮讽刺之意并不鲜明,但不善口气无须质疑。

    德妃娘娘是四阿哥与十四阿哥的生母,但因为早年四阿哥出生之时,德妃尚在德嫔的分位之上坐着,品级并不太高;故此,按着宫中一早便有的规矩,她是没有资格抚养自己的孩子的。于是四阿哥自小便被交由皇贵妃佟佳氏抚养。直到日后十四阿哥出生,那时的德妃已经位及妃位,自然可以顺理成章的养育自己的孩子,所以十四阿哥是自小由德妃亲自带大。

    同为亲生,一个是别人哺育抚养、一个是自己一手带大,所以德妃对十四阿哥自然比对四阿哥亲近许多。加之四阿哥为人素来面冷,久而久之,母子之间也就只剩下如水客套。但“胤禛”与“胤祯”读音一致,是不是德妃在小儿子身上寄托了对自己长子的挂心和愧疚?早已不得而知。

    显而易见,九阿哥眼下这番话其实是在暗示老四不得自己额娘的宠,与生母感情寡淡、甚至孝心低微。

    分明没有意义的无聊闲侃,四爷对着不远那斜照杨柳枯枝的静好风光,自顾自的欣赏起来,并没有理会老九的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