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32章天元帝国

    高希为了防止自己领导下的“东厂”成为未来史书上记载的臭名昭著的“东厂”,将东厂列入了卫所系列,办事机构设在东华门以北的一片房舍,取名“东厂卫”。

    如此一来,宦官就别想染指了。

    相反,高希为了打击将来可能的宦官势力,还特意将稽察朝野、中外的权力扩大了内官,还包括了已有的特务机构锦衣卫。

    也就是说,就算是皇帝身边的太监、拥有特权的锦衣卫,只要东厂认为有问题,也可以即行抓捕拿问。

    锦衣卫,东厂,包括后来的西厂、内行厂等。明朝的历代皇帝之所以热衷搞特务政治,不仅仅和这些皇帝的个性有关,也和明朝时期的阶级矛盾、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的不断尖锐化有关。

    就算高希不接手这个东厂,东厂也必定会产生。

    高希不能阻止东厂产生,但他试图在自己的控制下,令东厂不被宦官把持。

    永乐皇帝对高希提出的东厂举办章程很满意,他要的就是通过东厂打击一切异己,牢牢掌控住最高权力,而高希提出的章程中,除了皇帝,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东厂打击的对象。

    这自然引来一片骂声。

    高希在其位,便要谋其政,他也不管百官怎么看他了。

    明里,从各卫所军队中挑出精兵强将,组建东厂卫的军事力量,全部以手枪和步枪为主,刀剑为辅导,并开设伞兵营。

    东厂卫采用神机营的严酷训练方法,不合格的立即淘汰。

    他又厚着脸皮死磨硬泡,终于让永乐皇帝从内库拨出一大笔款子举办东厂卫,因而给予将官军士的饷银十分丰厚。

    暗里,他又招募和培训了大量特务、线人,派往各种官民机构、大明各地乃至大明的藩属国。

    不久之后,大量的情报信息便源源不断地汇入东厂卫在西华门北的公事房。

    不出所料,最先“遭殃”的正是反对国都北迁的一批官员,包括言官领袖、刑科给事中陈敬宗,翰林院侍读李时勉、侍讲罗汝敬,监察御史郑维垣、何忠、罗通、徐瑢,户科给事中柯暹,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邹缉等人。

    因为写了“歪曲事实、反对北迁”的民谣而下狱的萧仪,也被高希从刑部大牢转移到了东厂卫大牢中。

    令人意外的是,内官监掌印太监苏锦也被请到东厂卫“喝茶”。

    上一任内官监掌印何不归,正是因为在龙江造船厂明目张胆大肆搜刮,强索民财,结果撞到了高希的枪口上,丢了性命。

    苏锦上任后便低调了许多。当然,他苦熬了这么多年,不贪便是对不起自己。

    永乐皇帝和太子朱高炽一前一后笑呵呵地走进殿来,众人赶紧见礼。

    永乐皇帝抱了抱高詹鲲,又抱了抱高詹鹏,问他们:“你们谁是工部主事啊?”

    “我是...”

    “我是...”

    “哦,你们是工部主事,那么知道朕是谁吗?”

    “你是...呵呵...你是爷爷,你有大胡子。”高詹鹏嘟着小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