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70章 定年号

    给朱标追尊皇帝之事,没有任何阻碍,到时候直接拟旨昭告天下即可。

    朱雄英摆摆手示意所有人都坐下,又看向刘三吾,问道:“刘师,朕的大事议完了,你刚说的大事现在可以说了!”

    刘三吾颤颤巍巍想要站起来,朱雄英当即说道:“先生,以后坐着说话即可,不用站起来,这是朕赐给你一个人的恩宠!”

    快九十岁的老头子了,还跟着操持政务,当真也是不容易啊,繁文缛节的实在没必要,能照顾就照顾吧。

    “老臣谢陛下!”

    刘三吾心中感动不已,又想磕头,朱雄英再次说道:“除了大朝会以及重大活动,其他时候见到朕也不用行叩首礼,拱手即可!”

    “谢陛下!”

    刘三吾坐了下来,接着说道:“陛下,如今年关将近,可新朝年号至今还没定下,臣请陛下早定年号,安天下臣民之心!”

    “臣附议!”

    看着臣子们炽热的眼神,朱雄英有些为难的说道:“其实,朕还是想继续沿用皇爷爷的洪武年号!”

    此话一出,大殿仿佛被瞬间炸开一样。

    “陛下,这万万不可啊!”

    “陛下,新朝仍用旧年号,这不符合礼法祖训啊!”

    “陛下,年底将至,还请早定新年号!”

    “请陛下三思!”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劝朱雄英定新的年号。

    对于老爷子,朱雄英是仰望的,也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崇拜,他是一位伟大的开国帝王,能沿用他的洪武年号,是一种荣幸。

    其实年号的事情……早在北伐之前朱雄英就想到了,而且想把自己继续沿用洪武年号的事情告诉了老爷子,结果朱老头没同意。

    老爷子说后世皇帝一人一个年号,谁也别占谁的,年号不仅用来纪元,更能评判一个皇帝的是非功过,如果两个皇帝共用一个年号不好区分,也容易造成碰瓷。

    如果朱雄英继续沿用洪武,后人也无法区别两个皇帝,说起洪武皇帝,到底说的是老洪武还是小洪武。

    其实,老爷子想的很简单,后世评判他这个朱洪武注定会加上弑杀的名头,他不想让孙子沾上自己身上的血。

    一般新皇帝继位的当年还是要用上一个年号,就像朱雄英现在继位用的还是洪武的年后,次年才能改用新年号。

    哪怕新皇帝是刚过完年登基的,那也要把老年号用到年底,从第二年正月初一开始才能正式使用新年号。

    当然,也有例外,一般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也会提前改元,比如高粱车战神。

    烛光斧影,赵匡胤十月驾崩,赵光义继位,眼看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可赵二已经等不及了,当年十二月把开宝九年改成太平兴国元年。

    赵二的这一操作实在看不懂,不改还没人怀疑,这一改就是做贼心虚,坐实得位不正。

    当然,和赵二比起来,还有一位做的更绝。

    朱棣靖难成功后,直接废除建文的年号,把建文四年改成洪武三十五年,然后就是改元永乐。

    朱棣直接把朱允炆当皇帝的经历抹除了,老爷子莫名其妙在地下又多当了四年的皇帝。

    然后,他的后代中同样出了一位战神级别的皇帝,朱祁镇复辟成功后,学他太爷爷,把景泰八年改成了天顺元年,还知道要面子。

    而且明朝之前的皇帝,在位的时候经常用吉祥的,深含期望的,有寓意的字改动年号。

    武则天在位二十一年,用了十七个年号。

    老爷子这个人就比较务实,不相信改年号可以改变国运,所以他制定了“一世一元制”,也就是说,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用一个年号。

    所以明朝,乃至后来的清,都是一帝一年号,朱祁镇除外。

    如今,用旧年号的事,老爷子不同意,臣子们也不同意,朱雄英也没在坚持,说道:“罢了,那就议议新年号吧,都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