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781章 岁的大富豪,太惊人了

    林向东答道:

    “会的,我们刚注册了一家房地产公司。

    未来六至七年,将在华夏投资70亿到80亿美金。”

    “还是投资商业地产吗?”森年又好奇道。

    对于林向东几年内投资七八十亿美金,森年并不意外。

    林向东的身家至少有150亿美金。

    而且还在与大马首富家族郭氏一族密切合作。

    林向东微笑着答道:

    “也算商业地产吧,不是摩天大楼或写字楼。

    我们是借鉴港岛市场的开发模式。

    投资开发租赁式公寓社区,只租不售。

    森年先生开发的六本木新城,给了我很大启发。

    我在思考能否借鉴六本木新城的设计理念。

    在华夏大城市投资建设类似的社区。

    比如投资大型的酒店式租赁公寓。

    要有15公顷左右的土地面积。

    除了住宅,还要有办公、商业、文化和娱乐消费等配套设施。

    就像森年先生讲的那样。

    建设有人文关怀,有情感和温度的城市综合体。”

    森年一脸惊讶,忍不住劝道:

    “林先生,这种开发模式对资金实力的要求很高。

    港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史我们研究过。

    50年代的繁荣期,曾经有500多家房地产公司。

    其中大多数都是个人经营的小公司。

    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港岛股市楼市大繁荣。

    像长实、新鸿基、新世界都是在这个阶段发行股票上市。

    通过资本运作和兼并,发展成为大型集团。

    80年代中期到1997年,港岛房地产迎来长期牛市。

    房价带动地价上涨,小公司大量退出。

    形成了排名前十位的房地产企业垄断市场的局面。

    由于住宅市场放缓,商业地产兴旺发展。

    港岛大型公司逐步向租售混合的经营模式转型。

    港岛这些同行很重视负债,有现金为王的经营观念。

    大型公司的负债率都很低,垄断市场的能力越来越强。

    我们森大厦公司也有很多自持的物业。

    这几年我们投资了几个大项目,负债几十亿美金,资金压力很大。

    所以才出现了魔都环球金融项目停工的局面。

    如果森大厦是一家上市公司,我可能早就被赶下台了。”

    林向东微笑着点头。

    “谢谢森年先生的提醒。

    我们未来几年计划投资的七八十亿美金。

    都是自有资金,不会涉及贷款或融资。”

    “全部都是自有资金?”森年一脸的震惊。

    林向东答道:

    “对,全部都是自有资金。

    这家公司注册在港岛,由黄晓杭先生出任总裁。

    就是森年先生见过的原嘉里建设董事总经理。

    公司名叫五洲发展,已经开始在华夏的京城、魔都、特区和粤州分别注册公司。

    我们原计划开发纯公寓型的大型社区。

    参观过六本木新城,我感觉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

    我准备通知黄晓杭先生来东京详细考察六本木新城。

    我们还有一家公司名叫双安地产。

    双安地产的一个重要投资方向是城市商业综合体。

    公司的负责人是周佑军先生。

    他会和黄晓杭先生一起来考察六本木新城。

    到时候,还要麻烦森年先生。”

    “林先生,我们非常欢迎这两位先生来考察交流。”

    森年忍住激动,眼里带着热忱。

    这位年轻富豪的实力,超出了他们之前的判断。

    此时,森年已经认定林向东的身家至少有200亿美金。

    26岁的大富豪,大学毕业才5年时间,实在太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