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48章 克拉拉的回忆(四)

    她家里爸妈的身体都不是很好,不能干太重的活。

    自己的弟弟妹妹也还很小,帮不上什么忙。

    而自己平时又要去上学,偶尔才能帮一下忙。

    家里分到的田地,需要壮年劳动力才能耕种打理,那到时候她要怎么去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呢?

    她甚至都想好了要辍学回家挑大梁的准备了。

    “村支书”在了解到她家里的情况后,当晚就去到她的家,表示如果家里的地种不完的话,可以转租给别人,自己在家收租就行。

    又或者可以耕种一些劳动强度不大的经济作物,卖到秋收城的餐馆,同样可以养活一家人。

    “村支书”还许诺到时候会帮他们寻找买家,确保种地的收益不比去城里打工的差。

    克拉拉一家人对于兔国人一直保持十分的信任,这些不但救了她们全家,还给予她们新家和舒适生活的“异界人”,简直比任何人都要关心她们。

    “村支书”提出的这两个建议,为还在为家里劳动力不足而发愁的克拉拉一家人,都感到了希望。

    于是经过一番商量后,克拉拉一家人选择了后者。

    出租田地虽然可以获得一些收益,但这些收益只能勉强够糊口。

    而且家里的田地都租出去后,那身为农民的爸妈以后就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

    还不如跟着农技专家,种一些可以卖钱的农作物。

    很快,村里就来了几辆拖拉机,播种机等机械,把原来用无数劳动力,劳动好几天才能忙完的农活,仅用几个小时就干完了。

    这也让村民们见到了学习知识所带来的好处。

    “任何机械都是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能建造和使用。”

    ——“村支书”如是说。

    村里还给克拉拉一家建造了新型大棚,种一种当地味道鲜美的蘑菇。

    就是靠种这种蘑菇,让克拉拉一家彻底摆脱了贫困,在村里率先富裕起来。

    在现代化商品的冲击下,那些外出打工的村民们攒了一点钱后,终于也忍不住诱惑,舍得花钱买一些除食物和生活必需品之外的各种产品。

    从开始的零食衣服小家电,到后面的大家电,陆陆续续都在村里流行起来。

    当第一台大彩电出现在村里的时候,几乎全村人都去那家买电视的村民家里,等着看电视——尽管在村里只能收看到一个电视频道。

    随着电视机的打开,新闻频道的主持人开始广播汉语新闻,播放蓝星国内和启明星自治区两边的实时新闻。

    还听不太懂汉语的村民,则由那些在学校已经学习了很长时间的孩子们进行翻译,村民们也是第一次通过电视了解到外面的世界。

    看着电视机里播放的明星城,胜利港城,以及附近的秋收城热火朝天的工地景象,飞速行进的列车,天空中飞来飞去的客机和各种无人机,都让他们大开眼界。

    全村人一整天都待在电视机前面不肯离去,直到“村支书”气急败坏的过来拔了电视机插头,催促他们赶紧回去睡觉,否则明天起不来上班和干活,他们一个个才不舍得回家去休息。

    新村修建完后,度假村的修建也差不多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