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14章 长孙无忌致仕

    “陛下,老臣......”

    “致仕。”

    早朝上,此话一出,众人大骇,所有目光都望向站在前列的那位花白头发老人。

    李治突然不知所措了,他吞吞吐吐的问道:“舅舅,你这是?”

    “我经过一晚上的深思熟虑,做出的艰难选择,还望陛下应允。”长孙无忌低头一拜。

    站在后排的许敬宗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他原本计划着,诬陷长孙无忌造反,他早就看出来了,圣人早就准备动这个前朝遗老了。

    能帮李治出谋划策,扳倒权势滔天的长孙无忌,可是大功一件啊,说不定能名留千古。

    结果,你这老逼登,自己先跑了?那我怎么办啊?

    不行!绝对不能让他这么轻松致仕。

    于是,许敬宗上前一步振振有词说道:“陛下,太尉老当益壮,臣以为,理应继续为大唐根基兢兢业业。而且,我大唐致仕的法定年龄是,从心之年(70岁)。”

    李治刚想开口,不料却被长孙无忌抢了去。

    “许敬宗,我俩舅侄说话,有你这个下等人说话的资格吗?”

    “你!”

    “你什么你?你什么档次啊?跟我站在一起?”长孙无忌鄙夷的瞥了他一眼。

    李治赶紧出来圆场:“好啦好啦,既然舅舅心意已决,那朕,只好尊重舅舅的选择了。”

    而朝堂上,长孙无忌阵营的其他马仔,听闻后吓出一身冷汗。

    靠山一走,那接下来,要清算的就是自己了。

    其实,所有人都看得出来,李治对长孙无忌一忍再忍,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

    只有长孙无忌不知,仗着先皇托孤,屡次打了当今圣人的脸。

    “废王立武”正是舅侄两人的一次正面对抗,以长孙无忌落败收场。

    可是,众人想不通,好端端的,为何突然就致仕了啊?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一个满胸政治抱负的老人,一夜之间改变心意呢?

    文武百官们亲眼目睹着一个佝偻的身影,褪下官服,不急不缓的迈出了贞观殿。

    在旭日的余晖下,这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同时。

    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下朝后,武媚娘急切的跑过来询问道:“陛下,听说长孙无忌致仕了?”

    这个时候的武媚娘,还没有垂帘听政,而是从664年开始。

    李治苦闷的点点头:“是的。”

    他如今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心伤,又有君臣相争胜利的喜悦。

    但是,更多的是,唏嘘叹息。

    李治一直以来,都十分尊重爱戴这个舅舅,只是舅舅不识好歹,丝毫不留情面,三番五次正面对峙让他难堪。

    而如今,往事随风,只留下满地的蹉跎。

    “舅舅只说,这番抉择是经过一晚上的深思熟虑。”

    “......”武媚娘体会到许敬宗的无力感,所有计划都随着长孙无忌的主动致仕,而烟消云散。

    “一晚上吗?”李治突然想起,昨夜舅舅在听闻了《浮光》后,隐隐约约表情有点不对劲。

    难道是?

    “梓潼,你说,舅舅的致仕,会不会跟宋真的那首曲子有关?”

    武媚娘也想到了这一点。

    你还别说,真的有可能啊。

    音乐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

    长孙无忌的内心经过了怎样的挣扎,无人得知,而对于李治来说,这是最好的结局。

    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显庆四年,长孙无忌会被陷害谋反,最终身死他乡。

    他的结局,与李治的不闻不问,放纵底下臣子是有一定关系的,这也成为了唐高宗日后被宋儒黑的一大人生污点。

    可是,宋真的空降,让所有历史都变得不一样了。

    长孙无忌得以善终。

    由于他的权势已经达到了顶峰,李治封无可封,只好赠送点财物以表心意。

    武媚娘被迫暂时放下仇恨,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