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11章 我的八个好姐夫

    宋真重新弹起了《兰亭序》的旋律。

    他声音低沉的唱起:“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

    崔梦竹愣住,怎么是普通话?

    突然跨时代听到了乡音,让她的眼圈都红了。

    来到大唐半年多,她似乎已经习惯了唐语,她以为她忘记了前世的乡音。

    曾经她也想过,用普通话来与宋真日常交流。

    然而,不知为何,她的嘴巴就像上了锁,张了张口,怎么也发不出那个口音。

    她不知道宋真为何能复原一千四百多年后的官方语言。

    大家都是魂穿到大唐,为何你与我不一样?

    其实宋真也不知道,过去的他,跟崔梦竹一样,想说普通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粤语可以正常讲,就是普通话不行。

    似乎是忘了,实际上没有忘。

    从长安回来后,他突然就解锁了这个功能。

    围观听乐大唐百姓却一脸懵逼。

    这唱得什么啊?我怎么听不懂?

    不过,却丝毫不影响他们欣赏,就像听外语歌一样,虽然听不懂,但就是觉得好听。

    度过了漫长的四分钟,崔梦婷受不了了,她凑上来急切唤道:“姊婿,你能不能唱点我能听得懂的语言啊?”

    宋真揉了揉她的头,柔声道:“叫姐夫。”

    “哦,姐夫。”

    宋真又弹起了《兰亭序》,用大唐官话又唱了一遍。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叠。”

    “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

    副歌部分,直接让所有人听了后头皮发麻,直冲天灵盖。

    众人才如梦初醒,想不到这首歌的词俗中带雅。

    你还别说,虽然歌词很直白,但是有种直抒胸臆的优雅。

    相比这个时代诗词中的含蓄,歌词还是略显大胆。

    如此接地气的曲子,不正是宋守正的一贯风格吗?

    这时,有人唤了崔秋华一声。

    “岳父,怎会这么巧?在永宁寺偶遇你们。”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牵上妻子的手,兴冲冲的上前行礼。

    “云飞,你跟梦霖来永宁寺干嘛?”

    卢云飞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们,是来求子的。”

    他身边的美丽妇人不好意思的红脸低下了头。

    崔秋华听笑了,他郑重的拍了拍女婿卢云飞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

    “来寺庙求子是没用的,你看我,每年都来上香,有儿子吗?”

    “呃......”卢云飞哑然,好像说的有道理。

    问题是,我跟岳父你不一样啊,你是没儿子,我连一个女儿都没。

    成亲三年了,崔梦霖的肚子始终不见动静。

    你不知道我压力有多大。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卢云飞看到人群中,有个熟悉的身影。

    “九妹?”

    他对崔梦竹的印象十分深刻,因为长得实在是太高了。

    过去他去崔府迎亲的时候,还闹了个笑话,喊了声崔梦竹“阿姊好”。

    “九妹的暗疾,治好了吗?”

    崔秋华老怀欣慰的抚着长须,呵呵笑道:“老天有眼,好了。”

    接着,卢云飞见到九妹崔梦竹亲昵的帮一位长得比他还帅的男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他笑着问道:“岳父,何不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