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22章 提前当上了宰相?

    事实就是,其余进士都是吏部直接安排的。

    李义府正是利用这个漏洞,直接明码标价,谁给的钱多,谁就能去富裕之地就职。

    如果你分文不给?那对不起了,去个山旮旯待着吧。

    但是,能参加科举的人,不是士族就是寒门。

    他们的家底一般比较丰厚,因为在这个时代,你没钱真不配读书识字。

    宋真也是后来才了解到,冯昌案的受害者董风,他在后来的铨试中落榜了。

    没错,五十人选三十五人,他被淘汰了。

    原因就是因为他没钱,李义府不仅能操控进士们的后路,甚至能操控你们到底能不能金榜题名。

    考试之前,董风便收到消息,暗示他给钱,不给钱后果自负。

    但是他没有理会,也没钱,天真的想着,能凭借十年寒窗苦读,打败有钱人!

    结果现实很残酷,哪怕他自认为表现得十分出色了,依旧名落孙山。

    如果当时死的不是常茵而是董风,如果冯昌没有被狄仁杰依靠占卜揪出来,如果冯昌拿了董风的铨试通行证......

    那么,今年的进士榜上,必定会有董风的大名。

    可惜啊,造化弄人。

    冯昌死了,董风因为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打击,行尸走肉的回到并州后,给宋真和狄仁杰分别写了一封信,感谢他们的恩情。

    最后,汾河淹没了他的身影......

    在这三年里,绝对不止一个董风,李义府是最直接的杀人凶手!

    那么问题来了,由当地百姓推举官员,真的能根除这种现象吗?

    说实话,并不能,实在是太过理想化了。

    人心是险恶的,当地豪绅会利用非法手段,强迫百姓投票给他们。

    宋真提出这个理念,只不过是应付式回答,他也觉得不可能会被采纳。

    他就是为了恶心一下来济,万万没想到,许敬宗居然跳了出来。

    李治冥思苦想一阵,他否定了宋真的建议。

    “守正,此举不妥。”

    其实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每年都举办科举,也就意味着每一年都有三十五位编制待定的进士。

    而职位就这么点,待编人员却每年俱增。

    古代不像现代,现代可以有很多职业选择,不一定非要当公务员。

    然而在古代,官吏就是最好的职业,哪怕是一个九品芝麻官,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放弃乌纱帽。

    不过,李治却从宋真的回答中,感觉这人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臣子。

    自治区域推举这个政策虽然不靠谱,但,这是一个跨时代的制度。

    可惜大唐是不可能实施的,李治的心里不免有些遗憾。

    宋真微微一笑,他毫不在意。

    大唐吏部,是必须要进行改革了,至于怎么改革,日后再说吧。

    李治没有心慈手软,他对来济进行了处罚。

    将来济降职一等,从中书令降为黄门侍郎,并且剥夺他的检校吏部尚书职位。

    那么新的问题出现了,三个宰相寄了两个,只剩下一个许敬宗。

    也许有彦祖会疑惑,丞相不都是两个或者一个吗?怎么会有三个?

    唐朝还真的不是,唐初定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丞、右仆射为宰相。

    三个宰相其实是常态,到了唐高宗后期的永淳元年,甚至出现了九个宰相同朝的盛况。

    这个操作,无论是放在哪个朝代,都是相当炸裂。

    李治心想,是时候提拔新的人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