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5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在前几天,定制鱼符终于完成了,随同新的红色官服一起送过来,狄仁杰成功就任大理寺少卿。

    薛正清笑呵呵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老狄,这身装扮,帅气啊。”

    狄仁杰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从未设想过,如此美妙的开局。

    他原本的人生目标是,不惑之年升六品,知命之年升四品。

    结果万万没想到,他居然提前了二十年实现了这个人生目标?

    真的是,得好好感谢一个人。

    薛正清一把揽过了狄仁杰的肩膀,笑嘻嘻问道:“老狄,你要怎么感谢我?”

    “啊?”狄仁杰被这句话问得,措手不及。

    坏了,好像把薛寺卿的功劳给忘记了。

    狄仁杰脸红了一下,他讪讪道:“要不,我请你去吃酒?”

    “行,到时候喊上宋郎。”

    “好啊。”

    薛正清愣住,怎么这次你回答得那么快?

    与此同时,另一位从刑部刑部司调任过来的大理寺少卿,也过来了。

    “咳咳,薛寺卿、狄少卿,欧阳,见过二位。”

    狄仁杰赶紧回礼:“见过欧阳少卿。”

    他稍微打量了一下新来的同僚,见其面如冠玉,看起来年纪并不大。

    只是,感觉身体有些虚弱。

    欧阳玉摆摆手:“不碍事的,我从小到大便是如此,体弱多病。”

    薛正清随便瞄了一眼欧阳玉的资料,本来漫不经心的他,顿时瞪大了双眼。

    “贞观二十三年,以弱冠之年荣获进士科状元?”

    好家伙!这可是个猛人啊!

    要知道,进士科可不简单,比明经科还要难考,而且录取人数不超过二十人,然而报考的人数却十分夸张。

    狄仁杰属于是明经科中举,而欧阳玉则是进士科状元。

    两个人在仕途中的出发点都不一样。

    欧阳玉直接被分配进刑部,而狄仁杰只能去汴州做判佐,这,就是两人最明显的差距。

    不过,经过几年时间,两人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薛正清赶紧将欧阳玉的资料递给狄仁杰看,他小声说道:“这位可是猛人啊,进士科状元!”

    狄仁杰也被震惊了,他为了追求梦想,一开始也是报的进士科,然而却被残酷的现实打败,名落孙山三年后,他选择较为简单的明经科,考了好几次,直到23岁才上岸。

    而欧阳玉,在二十岁的时候,考两次便在进士科上了岸,而且还是状元郎?

    不过,狄仁杰并没有妄自菲薄。

    状元郎又如何?如今与我平起平坐。

    ......

    宋真在上班时间,抽空过来大理寺玩耍。

    他兴高采烈的拍了拍狄仁杰的肩膀:“怀英,不错嘛,这身四品官服,很合身。”

    “守正,今晚有空吗?”

    “有!当然有!怀英请客,那必须到场啊。”

    这时,有一位白面书生走了过来,他恭敬的行礼:“见过太常寺卿。”

    宋真看他穿着与狄仁杰同样的官服,想必就是那位欧阳玉了吧?

    “欧阳少卿,有礼了。”

    欧阳玉略微惊讶,一般来说,只有下官向上司行礼,哪有官职高的跟官职低的行礼啊?

    “想来,这位太常寺卿,也是一个妙人。”

    好感度+1。

    宋真一向如此,他对谁都十分有礼貌,不存在什么阶级思想。

    “哎哟,老薛!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薛正清嘴角扯了扯,今日早朝不是见着吗?

    宋真将他拉到一旁,低声说道:“有件事情,想拜托一下。”

    “宋郎,你说。”

    “当初,我入职时的户书,如今存放在何处?”

    薛正清表情怪异的问道:“宋郎,你找这个做什么?”

    “就看一看。”

    宋真打算,先看看阎立本为自己拟造的身份,具体是什么样子的,然后看情况修改一下。

    每入职一个地方,当地府衙都会保存有一份户书的复刻版。

    修改好之后,再让武大偷偷潜入户部、大理寺,接着再派人去汴州、并州两地的府衙,将自己重新拟造的户书给替换掉。

    以此来达到狸猫换太子的目的。

    所以,宋真先从大理寺入手。

    薛正清命人从书库中,找到宋真的资料,然后交到他的手中。

    宋真认真的阅读着自己的户书。

    “宋真,无字,生于汴州,幼年与亲离别,流落苍野,据悉,为宋州宋氏人......”

    在这份户书中,比较简略的将宋真的过去,描述出来。

    比如说,是在六岁与亲人失散,然后一路漂泊到汴州。

    宋州,也就是后世的商丘,距离汴州(开封),只有150多公里。

    看起来,像是那么回事,不算太离谱。

    由此可见,阎立本确实用心了。

    然而,这本户书却有一个严重的漏洞,那就是年龄问题。

    上面写着,宋真是在六岁与家人走散。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真是如此的话,他的一身音乐才艺,又是从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