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36章 清河崔氏族内叛乱

    “怎么办?呵,你问我,我问谁去?”

    崔涵畅满眼鄙夷,他对这个老人没有任何好感。

    在崔玉的带领下,清河崔氏一直走下坡路。

    她制定了一系列奇葩的新规。

    例如将族内女子嫁出,男方的聘财提升至千贯。

    像五姓七望这样的大家族,其实也有族人嫁到其他士族的。

    而这些女子,通常都是旁系。

    嫡系女子,从不外嫁,只在利益联盟内部消化,美其名曰:保持血统纯正。

    而其他家族的男子要是想娶五姓七望旁系女子,需要付出的代价非常大。

    毕竟五姓七望是盛名在外的顶级士族,谁不想攀附上关系啊?

    在此之前,唐朝年轻人普遍的梦想都是,“进士中状元,迎娶五姓女,入土北邙山。”

    自家娶了个五姓女,别管是旁系还是嫡系,你就说她是不是五姓七望的族人吧?

    这几个士族自持清高,于是他们就把嫁女儿当做一门生意。

    你可以娶,但是要付出十分夸张的天价彩礼。

    所以,崔玉便待价而沽,一下子将聘财底价提升到千贯以上。

    这么做的话,会造成一种后果。

    人家男方不傻,你清河崔氏卖女儿这么贵,那我就去别的家族买妻呗。

    这样的话,清河崔氏旁系的女子就很难嫁出去了,只能继续养在家中。

    随着年龄增长,她们的价钱却一直很高,久而久之,成为剩女。

    对于此举,族内人颇有意见,却毫无办法。

    然后,为了保持平衡,其他五姓七望的家族也纷纷涨价,这才让他们心里好受一点。

    只是清河崔氏,因为崔玉,无辜背负了这个骂名。

    对于贵族这种漫天要价的天价彩礼风俗,李世民是深恶痛绝,《贞观政要》里面有记载。

    “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以多为贵,论数定约同于市贾,甚损风俗。”

    “何容纳货旧门,向声背实,买昏为荣耶?”

    到了李治继位,他做得比他阿耶强硬一点,他偏要管管别人的家事。

    李治直接下诏,“三品以上纳币不得过三百匹,四品五品二百,六品七品百。”

    那么三百匹绢是多少钱呢?前面有提过,贞观至开元这段时间内,“斗米五钱,匹布二百。”

    一匹布才卖二百钱,那么三百匹布顶多价值六十贯。

    其实六十贯的聘财,大部分官员都能接受,只是他们遵不遵旨就另说了。

    对了,这个诏书现在还没下。

    ......

    崔涵畅是这次“族内政变”的带头人,如今大家都听他的。

    之前他没有机会反叛,如今皇令严禁清河崔氏族人科举,影响十分巨大,后果十分恶劣。

    他觉得,机会来了。

    于是,他暗中联系了已经离开家族的三十多个年轻人,让他们假装回家。

    如今族内人丁稀疏,有人愿意回归家族,他们自然是喜闻乐见。

    万万没想到,这群回头“浪子”在今天下午突然发难。

    他们先将崔玉院内的侍卫收买,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套上麻袋,将崔玉绑好,逼她交出族令。

    崔玉好女不吃眼前亏,她被迫乖乖听话。

    让她没想到的是,都一个时辰了,院落里集结的族人越来越多,却没有一个人上前为她说话,或者是主动帮她脱离困境。

    崔玉觉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她感到非常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