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803章 人物小样:那一群(二)

    听起来我的身世有些离奇,离奇到让人感觉不真实。

    但如果你了解东北、了解自1905年就开始的岛国移民计划,就不会奇怪于我身世的不凡。

    在这里,和我一样身份的人,战后统计出来的就有几万人之多。

    你当能想象得出来,类我一般的不敢或不愿出面的,还会有很多。

    他们和我一样,因为相近的体貌特征,隐入了这个国家,有些人直到临死的时候才被人知道了真实身份。

    有一件小事情,说出来可以作为佐证。

    战后,两国邦交正常了,2002年一个由在华遗孤组成的代表团回到了岛国,把岛国政府告上了法庭,理由是“战时当了炮灰,战后成了弃民”。

    这个代表团,有600人!

    你要知道,这只是一个代表团……

    在故事里,我的生父石冢根当年是少佐,后来官至中将,是个军人。

    但是,这与实际不长符。

    他在响应移民(侵略)号召来到神州之前,只是一个退役军人。

    来了之后,因为有从军的历史,才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领导——警备指导员。

    写书的抬高了他的身份,想必是为了给小翠儿制造出一个巨大的逆转,目的是让她突然间得到一笔意外的财富,和二狗子之间形成落差。

    但他枪杀了我母亲之后还想要杀了我的事情是有的,我们从头说起……

    不想说当年……看当年,也还是挺幸福的……

    1936年,正在家里割北海稻的“在乡军人”石冢根突然接到了一个通知,说有一件好事在等着他。

    <在乡军人,服过兵役的退役军人,有在战时应召归队的使命和责任,有点类似于你在段子里经常听到的“若有战,召必回”……>

    “青少年义勇队开拓团?”听完了大概的介绍后,石冢根看着手里的单子,发出了疑问。

    来者进一步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分为四期的移民计划,把神州东北那片的人慢慢给替换掉。”

    石冢根看了一眼身边刚娶到家的大肚子媳妇儿,犹豫了一下。

    背井离乡,大概在东方传统文化中都不被认同。

    但凡有一技可施,也不会想到离开故土。

    来者又接着说道:“石冢君,好机会呀!

    “你在本岛,混到死也只是个在乡军人,你永远都只是个种稻子的,可到了那边就不一样了,你再也不用干活了。

    “别的不说,以你扛过枪的经历来说,混个一官半职的还不容易?”

    石冢根接着发出疑问:“有那么容易吗?”

    “简直不要太容易!”

    来人又开始讲起了政策:“咱们从1905年就在旅大那边搞了个名为‘爱川村’的试点,那几十户人家现在门上边都有‘开拓先驱’的小牌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