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32章 温仙子回信了

    张老三与麻子是老本家,在得知他养的冬菜确实不错后,芸娘直接预定了一整月的鲜菜。

    白花花的银子把张老三乐得纵是挑着上百斤菜担子也是笑眯眯地颠肩。

    他还雇了同村的两三孤儿挎着菜篮沿街叫卖,没错,有芸娘预付的订金,他张老三又起了间更大的暖房,新出土的冬菜水灵灵的。

    张老三逢人就说梅园的芸娘心底好,再说张小相公多仁义,他一每日同猪臭鸡粪一起的卑贱草民也能得文曲星家的赏银,足足五两雪花纹银咧。

    大年初一的中午,小书生一脸傻笑地用过午膳,急匆匆地回书房,不知忙些啥。

    原来河州某人回信了,洁白的信鸽儿来到梅园,可把他给喜的。

    好吧,虽然潮音阁的温仙子回信只有一个字:嗯。

    但麻子持信竟瞅了半晌午不丢手,隐约能闻到温舒瑶的体香。

    此刻的小书生其形象极其猥琐,与平日里的器宇轩昂差得太甚。

    笑得脸都僵硬了才回神儿后,沉思片刻便撑纸提笔点墨,写信,写给远在大漠的火罗国国主海山。

    麻子思来想去,终究不愿作那拔鸟无情之人,想来无情无义之徒在温仙子眼中是个垃圾。

    从此刻起要为温姑娘守节,画舫勾栏的虽挡不住去,但举止有度,不再放浪形骸。

    曾与杨大哥商议,大年正月初八乃黄道吉日,开门大吉,诸类货物基本备足,还好普通百姓所用的日常用品可有苏家供货,不然他开的门市岂不得到黑市里作宣传?

    前几日同河帮做的买卖很顺利,河帮的总瓢把子刘万忠很给京城苏家面子,派了一位精干的记账伙计来交接“水货”。

    当时麻子预定的杂货基本没干扰京城内的规矩,就是几袋子盐巴,糖霜,还有南方的岩蜜,花布。量不及京城里那些大店,扰乱不了市场的。

    正月初一申时三刻,麻子使唤大志当侍剑书童,两人来到无定河畔人气最旺的绿苑听戏,没错,年前给尤府拜年礼时,那尤青阳私下里摁在麻子手里的戏票。

    戏票又称月票同那茶社搞得一般花样,搁市面上能卖小百两银子呢。

    一进戏园子,咿咿呀呀的花腔传来,来去匆匆的是端茶迎往的小厮,一步三晃悠,左顾右盼的是身价相当可以的贵客。

    这绿苑听说光打个茶围都得五两银子,听戏文真是比睡姑娘还要贵,瞅着这往来不绝的人流,想来是日进斗金不为过啊。

    麻子他没那心思编写戏文情事,若不然定要与尤青阳一比高低。

    外面寒风冷冽,一进戏楼,一股暖风扑面而来,味道淡香悠长,很好闻。

    厉害,不愧是京城里的“高雅”场所,连整座戏楼悬空了两层,两百多茶座儿,几十个雅间儿,光燃的这沁人心脾的檀香就要耗资几百两银子。

    大手笔啊。

    也怪不得那尤青阳给自己戏票时那种无所谓,这里唱的戏文十场里就有他写的三场,分红给力啊。

    坐在二楼雅间儿的麻子,嗑着坚果瓜子,时不时再饮一口香茶,半眯眼瞅着下方戏台上的几位名角儿演绎人生百态。

    听了半晌,左右不过是书生与青楼有情人间的儿女情长,要不就是贫家子与高门贵女间的情债恩怨。

    情节跌宕起伏,反转又煽情,赚了看客兜里的银子还要赚他们的眼泪。

    这位青阳兄肚里有货啊,出手大方,比他爷爷靠谱。

    虽然尤山长一见面就送他一块学宫令,但如今的麻子绝非昔日傻白小书生,当知怀里的学宫令有多烫手,尤其是到了京城后耳濡目染更对学宫令背后的“权势”有了那么一丝丝体会。

    他大胆猜测,过几日去拜访学宫几位夫子时他们中会有人提起交还这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