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9章 定国策


    到了他这,开局一根绳。

    太扯了!

    南京已经交给太子,希望他到了之后会按照自己的规划治国。就怕这帮文臣不懂乱逼逼,到时候对朱慈烺口诛笔伐,逼迫他攘外必先安内。

    “看来,还得安排几个有能力的忠臣才行!”崇祯在心里嘀咕。

    这时,一个小太监从远处跑到王承恩面前,跪地说道:“王公,内阁首辅李邦华让奴婢把这封信递给陛下。”

    信?

    得到崇祯的授意后,王承恩接过信件打开后扫了一眼,随后将信件举过头顶:“皇爷,这是去南京的臣子名单,请皇爷过目。”

    “嗯。”崇祯拿过人名单,认真的看了起来。

    他之前的想法是找几个有能力,且忠诚的大臣去应天府辅佐太子。

    经过皇极殿借钱一事,他更加确定自己的想法。

    能力和忠诚缺一不可。

    有时候忠诚甚至比能力更重要。

    求稳为上!

    南京也有六部,官员虽不齐全,情况却也十分复杂。

    以朱慈烺的能力肯定无法驾驭他们,必须派能稳住朝堂的人去才行。

    否则皇权会被架空。

    新乐侯刘文炳,都督刘文耀,彰武侯杨崇善,惠安侯张庆臻、驸马(明光宗时的驸马)都尉巩永固、宣城伯卫时春,前户部尚书倪元璐......。

    见这些人都在,崇祯点点头。

    历史上,这些人在得知崇祯皇帝自缢而亡后纷纷自杀,妥妥的忠义之士。

    唯一担心的是,南京六部官员能不能容下这些人。

    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内斗。

    “让李邦华拟旨,把所有没有实职的勋贵都安排上实职,职位可以不高,但必须关键。太子到达南京后立刻整顿守备军补充禁军,越多越好。”

    “去往南京的官员、勋贵携带的家眷不宜多,轻装简从,今夜戊时整在午门集结准备出发。”

    “遵旨。”

    随着崇祯一声令下,整个皇宫顿时忙碌起来。

    崇祯的妃子们没去南京,但他们的孩子都有资格。这些人一边给孩子收拾行李一边痛哭流涕,仿佛这一别便是生离死别。

    整个皇城上空笼罩着一层阴霾。

    “皇爷,该用膳了。”王承恩再次轻声提醒。

    崇祯本不想吃饭,考虑到如果京师失守身死道消,这饭是吃一顿少一顿。

    而且他穿越以来还没尝过宫廷美食,想想都觉得嘴馋。

    “告诉尚膳监,午膳弄快点,朕一会还要去戊字库议事。”刚离开乾清宫的崇祯转身走了回去。

    “遵旨。”

    尚膳监的膳食准备的非常快,不到一刻钟便端到了乾清宫。

    崇祯坐在方桌旁,看着面前的饭菜提不起胃口。

    崇祯节俭不吃肉菜,所以只有素菜。

    第一道菜是烧萝卜,第二道炒白菜,第三道是炒竹笋,第四道是土豆片。

    没错,在明末土豆属于高级货,只有达官贵人才有资格享用。

    汤是鸡蛋汤,主食则是一碗米饭。

    四菜一汤,妥妥的太祖皇帝吃饭标准。

    吃完饭后,崇祯喝了几口茶润嗓后吩咐道:“摆驾戊字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