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04章 百官出行

    正月二十九这一天,玉太白还特意给新闻部所有记者,发了代表身份的令牌和制服。

    这些原本都是寒门子弟出身的读书人心脏跳得厉害,他们竟然真的进入朝廷机构了,只不过不是以入仕的方式。

    玉太白道:“以后你们就是新闻部的人了,大唐新闻部也已经正式纳入朝廷机构,直接对陛下负责。

    今后你们想要考科举的也可以继续考,想要继续留在长安当新闻记者的也可以,两者之间不影响。”

    有些读书人依旧有很强烈的入仕意愿,他们觉得能够在地方州府县城任职,或者到三书六部御史台等机构任职,才是正儿八经的官。

    但也有些人觉得报社也不错,也能升官,还能公布一些世间黑暗的一面,可以拨乱反正,这才是热血男儿该做的事。

    “如今地方上的州县新闻部很缺人,如果你们对州县的新闻部部长或者副部长感兴趣,我可以给你们机会。”

    这些记者都呼吸急促,他们没听错,他们真的没听错,新闻部部长可是正儿八经的官。

    许敬宗如今做了长安城新闻部部长,明天开始就正式上早朝了。

    更何况各地部长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方一把手限制,但他们直属的上级还是新闻部本身,新闻部更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管辖。

    玉太白道:“如果想要去地方发展的,通过接下来的考核后,可以到地方去担任新闻部办事主任,官职比副部长要低上半品。

    任职期间若没犯错,运作得当,一年后可以考虑升迁副部长。

    愿不愿去全凭你们自己考虑。

    不过要切记,涉及一些危险的信息不能蛮干,具体的许敬宗会跟你们说。”

    玉太白看向许敬宗,道:“接下来他们就交给你了!”

    许敬宗是个能人,更是管理方面的天才。

    建筑工程对那边主要的技术他了解一遍后,就清楚该做什么。

    只要把掌握关键技术的人管理好了,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都很清楚,还特意培养了那些技工精湛、口才又好的师傅,让他们当小管理。

    修路也如法炮制。

    许敬宗更喜欢管的反而是新闻部。

    因为里边信息量够大,能牵制的人够多,而且他还是初审,玉太白和房玄龄等人复审,皇帝终审。

    所以可以清楚新闻部有多大的能量。

    许敬宗很喜欢这种感觉,拨弄一些新闻就能影响朝政,这很能满足他控制欲。

    他还因此直接当上了正五品的长安新闻部部长。

    所以玉太白吩咐的新闻最关键的是什么,他也尽数摸清了。

    玉太白甚至还教过他,如果有必要,可以将某些需要被惩治的官员的小污点放大,小题大做。

    虽然此法不地道,但也是一种手段,玉太白还特意叮嘱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动用。

    许敬宗对这些记者道:“新闻最重要的是什么?”

    “即新,事实,报道!”

    记者们异口同声地道。

    有许敬宗分担不少压力,玉太白轻松了很多。

    许敬宗目前也还挂职工部,这还是玉太白要求的,后边大唐全境铺路也得用到他,建筑工程队到地方给富贵人家建豪宅,有新闻部打一把手最好不过。

    而且目前新闻部大部分事情都是交给许敬宗打理的。

    而玉太白已经开始谋划另一件事了。

    正月二十四之后,玉太白就开始招募寒门读书人培养教学老师。

    早上玉太白会在工部待一小会儿,中午去学院教学生。

    如今他开设的这所学院已经有一百多个新加入的孩子,加上旧的都有两百多号人了。

    所以玉太白教不动了,早上的时候还是秦怀道他们在带的学生,教新来的孩子识字用上了汉语拼音。

    玉太白要教很多教书先生,以后报社会给他们开工资。

    大唐一千多州县的孩子需要人带,不能让那些孩子卖一辈子的报纸。

    所以玉太白的计划也公布在了长安日报和各州县开设的日报里。

    天下的寒门读书人这个好差事,纷纷涌向长安报名。

    所以玉太白这些天也很忙碌,忙着编写各年级教材,把后世臃肿的内容删除。

    识字方面依旧采用童话故事来吸引孩子的兴趣,顺便培养正确的三观。

    玉太白努力回想小时候听过的古代故事,西方好用的也用上,编写成很多篇故事。

    至于其他分科,等过了几年再说,反正大部分孩子学得也没那么快。

    如今长乐公主也陪在玉太白身边,她跟长孙皇后苦求了好久后,才得到同意,准许她出宫陪玉太白。

    玉太白最近太忙了,长乐公主都见不着他。

    而且最近玉太白忙碌关于人口贩卖之事她也知晓了,作为玉太白未来的正妻,长乐也想帮一写忙。

    这段时间长乐还搜罗了很多民间有寓意的故事,给玉太白编写教材。

    玉太白有些歉意地看着长乐道:“长乐,我们的钱都花完了,你后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