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19章 延安大联盟

    帮助西夏李乾顺理顺了政务,增设了互派使节,在外交上,赵构开创了当下政治格局的新局面,这个新局面,很快就被再次打破。

    回到开封不久,赵构接到西夏李乾顺的书信,声称有回鹘西喀喇汗王庭易卜拉欣二世、东喀喇汗王庭阿赫玛德、西辽国王耶律大石、高昌回鹘可汗毕勤哥(高昌回鹘依附于耶律大石的西辽),先后来到西夏兴庆府,名为商议丝绸之路的发展而来。

    实际上,他们在这两三年的时间里,看到了西夏的崛起,速度之快、效果之好、远景之美,尤其是看到西夏五年经济发展的宏伟计划时,都心动了,这些都是这个朝代的风云人物、人中豪杰,眼光都很毒辣,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好处。

    当听说这是宋国皇帝陛下亲自为西夏的发展打造的这个蓝图时,都羡慕万分,再看到西夏如今的军事实力,几乎每年都在有一个质的飞跃提升,在宋国冶炼技术的支持下,西夏瘊子甲现在是周边各个部落王国最抢手的物资,可就是这种下手慢了就抢不上的西夏瘊子甲,宋国居然看不上。

    众人了解之下,方知宋国现在的军队装备,用的都是宋国最先进的优质钢板甲,而且实现了制式化和精细化,不同的部队,所用板甲稍有区别,比如飞龙卫所用,就是人称“百宝甲”的复合铠甲,能够快速替换,重量又轻,重要的是,宋国无论是冷兵器还是现在发展的火枪火炮技术,都是西夏望尘莫及的,更不要说其他部落。

    就是一把宋刀,就让各部落王庭眼热难捱,一刀下去,三卷芦苇木桩轻松斩断,而夏国剑只能斩断两卷,还得是军中高手,虽然一卷木桩的厚度和粗细基本和人一致,其他部落的弯刀也好、直刀也罢,也能削断,但宋刀在于连续劈上百次,刀刃依然锋利如故,别的兵器都已经卷刃了。

    就是这么一把宋刀,居然也就是士兵的基本自卫武器,破金斩才是宋国士兵手里的最爱,包括大宋锥枪,锋利的钢制枪头开出三道血槽,破刺功能大大增强,经过一期训练的士兵,可轻松刺穿除了西夏瘊子甲以外的任何铠甲,经过长期训练的刺杀高手,可以对抗身披瘊子甲的西夏铁鹞子不落下风,如果利用三三军阵,任何人对上去,只有死路一条。可是,西夏瘊子甲,现在可实现不了量产,这是赵构三年军事援助计划里的重头戏,因为,西夏铁鹞重骑,需要第一年装备完毕。

    为此,宋国今年已经援助西夏在定州建立了西夏第一座兵工厂“西夏国定州军工厂”,赵构直接外派了三十名技术人员,当然,待遇是最好的。

    军工厂已经开始运转,估计年底,第一批量产的瘊子甲就会生产出来装备部队,至于宋刀,直接从宋国定制,友情价,十两银子一把。西夏可以用货物折价相抵,也可以将货物卖给通达商行,变成宋国钱币后,再拿钱购买,不过,这样一来,至少价值增加了一成。

    什么最能发财?军火生意啊。赵构可是深谙此道,先是用较低的价格拉住客户,等离不开你的时候,一点一点把他拉上你的战车,等轰隆隆运转起来的时候,再下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现在,又来几位想上车的乘客,赵构真是心花怒放。

    赵构马上接连下达命令,先给西夏李乾顺回信,表示自己也非常希望和几位国王、可汗见面叙谈,请皇兄先为招待,自己稍作准备即将前往延安府,建议将会面地点定在宋国延安府,这个地方,基本上距离各国的距离差不多,只有西辽稍微远一些,时间就定在一个月之后。

    赵构紧接着下令赵楷前往延安府,为这次六国会晤做前期准备,先期的命令已经加急下发到延安府和西道战区以及安塞军事基地,做好安置准备工作。

    命令501、502、503工厂开足马力全速生产,这次可是一个千载良机,赵构召开政务院、枢密院联合会议,在会上,确立了成立“延安大联盟组织”,把西夏、西喀喇汗、东喀喇汗、西辽、高昌回鹘,拉上自己的这架马车。

    赵构近带领政务院总丞李纲、副丞汪伯彦、赵楷、欧阳珣、曹辅、赵鼎、邓肃、耿延禧、王云,枢密院副使宗泽、赵旭、刘延庆、王渊(兼国防部长)、枢密院佥事汪若海、总参议长刘浩,在垂拱殿开了一次扩大会议,说是会议,其实就是赵构在一项一项布置。

    这次延安府之行,赵构带李纲和赵鼎前往,加上先期抵达的赵楷,永兴军路总督唐重、延安知府崔叔原、政务方面已经够了,汪伯彦留下主持政务院日常工作;军事上宗泽、刘延庆、刘浩出席,加上西道战区司令席贡、也可以满足各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