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75章 长眼和胆量

    转过天来,打听得太后娘娘退了热、还有精神张罗着再吃两顿海鲜。冯紫英挠挠头,只得来找黛玉和探春商量:

    “太上悬着心呢。咱们若是能早些走,就尽量不在这里多留。”

    小姐儿两个对视一眼,意味深长地异口同声:“这个我们可说了不算。”

    冯紫英一听这话,就明白这完全就是两姐妹也不想回去,跟太后一拍即合,才有了后头的胡闹。

    而且,在她二人面前,就自己这点子心机口齿,都不够看的。

    所以,真诚才是最容易打动她二人的。

    冯紫英耷拉着脑袋,哼哼唧唧:“太上身边现在只有我父亲和戴相。

    “戴相和了一辈子稀泥,看到多少不妥也不会说。

    “我父亲就更甭提,最胆小怕事的。

    “两江总督巴不得天下太平。

    “我若不赶紧回去,怕是江南有再多的龌龊事,也没人去‘凑巧’掀那个盖子。”

    黛玉一听,先笑了出来:“哎哟!这江南若不仰赖你冯大爷,看来有多少委屈也要自己吞了。”

    探春不做声,但看着他的目光明显表示:并不赞同他的观点。

    冯紫英又纠结半天,才小声说了一句:“可我想回去看热闹啊……”

    黛玉嗤地一声笑。

    探春看了黛玉一眼。

    黛玉再也忍不住笑,道:“你看我干嘛?他想不明白你就告诉他就是了。

    “这人不开窍,你干等着他就能开窍了?

    “下重手凿几回,凿开了就好;若还是凿不开,你也就死心了不是?”

    冯紫英心中若有所动,但努力想了一会儿,还是没想明白,便可怜巴巴地看着探春。

    探春脸上微热,但看看他的眼神,终究不忍,便轻声耐心地讲解:

    “当年太上征战,江南出人出钱,十分尽心。你也知道太上的性情,他对江南籍的人到现在还是下意识地宽柔相待。

    “只金陵便有一个四姓,那金陵之外呢?又有多少四姓?

    “北王来治水,第一句话打动陛下的,你也该听说过了,便是他与四姓相熟,来做事时有帮手。

    “所以,只要江南有事,那盘根错节的,比京城只会更复杂,绝不会容易半分。

    “戴相和令尊都经历过无数风雨,哪些风雨会湿了鞋帽,哪些风雨会化了枪刀,他们自是一清二楚。

    “然而你不清楚。这一路上,我听冯将军吩咐过你许多次,让你低调谨慎。可你似乎从未听进去过。”

    听到这里,冯紫英忍不住撇了撇嘴。

    探春立马停住不再往下说。

    冯紫英知道她多心敏感,自己这一个小动作只怕便惹了她多思多想。也顾不得黛玉就在旁边,忙举手赔不是,请探春接着往下说。

    探春这才不情愿地继续说道:

    “这次太后有事,按说,最合适来迎接太后的人,并不是你,而应该是冯将军。

    “一来,太后能训斥你,却不好驳冯将军的面子;二来,驻军若不服调遣,冯将军也比你更镇得住场面;

    “第三,这一路北上,未必太平。若遇大事,咱们几个都是年轻晚辈,难道让太后亲自出面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