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39章 圣裁

    道一的心怦怦跳了起来。为什么把他押到这里来了?难道刑部尚书来验明正身不够,还非要皇帝亲自在判决书上打个勾?还是要当着皇帝的面来砍头?这下倒真是风光了。

    不容他多想,皇家宿卫押着他踏上一条砖石小道,很快穿过眼前的草场,在一群建筑间转了几个弯,最后宿卫们将他赶进一间小屋。

    他在里面待了没多久,房门一开,走进来一个相貌伶俐的年轻人。道一一愣,这不是三年前到重阳宫宣读圣旨的那个小公公么?就是这道圣旨让道一和一众全真道长们踏上去大都的千里行程。

    道一已经知道,他叫李保宁,原来是南宋宫中的太监,十年前和投降的谢太后以及小宋帝一起到了大都,很快被派到皇宫中听差,听说为人十分机灵,不久便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如今在宫里红得很。

    ”原来是李公公驾到,草民有礼了。“道一连忙拱手。

    ”你认得我?“李保宁眼睛一张。

    ”怎么会不认得呢?“道一说,”三年前李公公到重阳宫宣旨,后来在长春宫,也是公公来宣读皇上的旨意。两次草民都在场。“

    ”你记性不错。“李保宁一笑,然后放低声音说,”这样你活命机会就大些了。“

    道一眉头扬起。”请公公赐教。“

    李保宁把胸一挺,大声说:”毛道一,皇上要见你,因此才把你带来。你好好听着,待会儿见了圣上,该如何行礼,如何答话,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道一吸了口气,总算知道他为什么来到皇宫了,大约是他的案子实在太大,杀的又是宿卫总管,皇上要亲自审一下,才能决定是否砍他的脑袋。这可是自己活命的唯一机会。

    道一心中盘算着见到皇帝后如何喊冤,如何陈情,以至于李保宁关于礼节方面的教训他只记了个大概。

    李保宁一边训话,一边轻声道:”皇上喜欢聪明又相貌好的人,你可要把握机会。上回龙虎山小天师随父面圣。圣上见他仪表温莹,敏于应对,很是喜欢,连带张天师也沾了光。几年前,江西的程文海来大都当质子,皇上只见了他一面,看他长相伟岸,对答如流,当场就封了千户。还有几个将军,长相有英雄气概,皇上也是同样赏识。“

    道一听了连连点头。李保宁又叮嘱了几句,就让道一在房中继续等待,自己走了。道一又等了小半个时辰,心里只是想皇帝会怎么审他,大概会问些什么问题,想到最后,头开始发昏,也不去想了。就算砍头,临死前能看到贵有天下的当朝皇帝,也还算不错。

    终于,房门再次打开,几名宿卫押着他离开屋子,七拐八拐来到一座小殿。殿前宿卫再次仔细搜了一遍身,然后就听里面一声吆喝,宿卫们就押着他进了殿。他按着李保宁德叮嘱低着头来到殿中,然后跪倒在地。

    ”草民毛道一叩见圣上。“

    过了片刻,只听到李保宁的声音。”皇上让你抬头。“

    道一直起身。在他面前是一座雕满金龙和各种鸟兽的基台,两边站着八九个神色紧张的宿卫,再边上是李保宁和其他侍从。

    基台顶上放着一张巨大无比的龙椅,里面坐着一位七十出头的老者,身躯肥大,四方脸,细长眉,一对小眼睛,相貌还算清正,尤其满面红光,气色极佳,只是神情严肃了些。道一心说,原来皇帝长这个样子。

    忽必烈见到眼前这个面如冠玉,眉眼如星的年轻人,也是眼睛一亮,当即开口说道:”你是全真先生?“

    ”是。“道一点点头。

    ”你谁跟底学道来?“忽必烈问。

    ”重阳宫张志仙张道长。“道一脸色如常。

    ”张先生教你往江南去?“忽必烈又问。

    道一想也不想地说:”不,是我自己去的。“

    ”你几时离了王京?“

    ”前年三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