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59章 门锁

    这时,张子铨叫道:“前面就是冲虚观,到那里躲一躲。”

    众人一听,立即跟着他穿过树林,眼前出现一处谷地,右边的山坡上耸立着一座道观。他们从小门直冲进去。里面十分安静,一个小道士匆匆而来,见这么多人手持刀枪闯进来,吓得扭头就跑。

    张子铨喝道:“余道长在何处!”

    不等小道士答话,几个道人从一座殿中冲出来,为首的长须道人见到张子铨立即愣住了。

    “子铨,怎么是你?”

    张子铨立即说:“官军在追我们,有什么地方可以躲一躲?”

    “跟我来!”余道长毫不犹豫地说。他当即带着众人奔到后面一间道房里,一边说道:“你们把衣裳换了,一起去做早课。”

    马兮彤一愣,就在这里换?旁边梨花却已作势要开始脱衣裳,余道长立即止住她。“两位姑娘请随我来。”

    于是,马兮彤和梨花就跟着他来到另一间,里面空空荡荡,地面上画着八卦图和复杂的方位,角落里还有香炉等大堆器物。余道长让她们稍等,然后抱来一堆衣裳。

    “你们快换上,盘坐到八卦中央,双掌相对,用头发遮住脸,换下的就藏着那里。”

    余道长指了指角落里的法器。两人当即会意,待余道长走后,立即按照他的吩咐开始装扮。余道长考虑得还真周到,那两套衣裳是给道姑穿的。两人扮成道姑后,坐到八卦图中央,又散开头发。一切准备停当,就开始等待。外面什么动静都没有。

    梨花忽然问道:“奉云为何要跟张大哥走?道一怎么只带着你?是他不要奉云了,还是你逼的?”

    马兮彤沉着脸说:“我没有对不起奉云,是她要张大哥带她走的,怎么回事你去问张大哥吧。“

    ”我要你说。“梨花也沉着脸。

    马兮彤吸了口气。”奉云的孩子......应该不是道一的。“

    ”什么?“梨花顿时呆住。

    ”你知道这么回事就行了。“马兮彤道,”后来,道一带我去重阳宫,他答应退出全真,然后,,,,,,娶我。“

    梨花露出羡慕的目光。马兮彤继续道;“谁知到了重阳宫,官差早已等在那里,就把他抓走了。”

    梨花叹了口气。“道一果然没有食言......反倒是你,没有看好他......早知道我就不来这里了,唉......”

    马兮彤刚想说,”我已经尽力了“,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忙乱的脚步声,然后是余道长的声音。

    “长官,这间屋子不能进去,有人在里面修炼混元大内丹,万万不可打扰。“

    ”少废话,打开,本官偏要瞧瞧!“

    ”长官,长官,使不得啊......“余道长极力哀求,可门还是打了开来,一个军官探身进来,看了看披头散发坐在中央的两个道姑,又扫了一眼屋子,就缩了回去。

    “长官,贫道说得没错吧。”余道长边说边关上门。

    军官大笑。“余老道,看不出你还真是老当益壮啊。”

    余道长连连陪笑,一边说:“长官误会了,误会了,这点东西不成敬意......”

    ”看来你还懂点规矩。“军官又笑道,然后他和余道长的说笑声便慢慢消失了。

    马兮彤和梨花都松了口气,外面的杂声仍时起时伏,两人屏住呼吸,静静等待。最后,外面重新安静下来,看来官军终于走了。又过了一会儿,余道长在门外说:”两位没事了。“

    两人立即起身,换回原来的衣裳,然后走了出来。张子铨,高理已在外面等候,说其余十个人也很安全。张子铨再次谢过余道长,并说想马上离开冲虚观,余道长提议还是等天黑。张子铨想了想,就同意了。余道长让四人躲在这间屋子,然后自己走了。

    马兮彤问道:”张大哥,你怎么知道这里肯让我们躲的?“

    张子铨对她神秘地一笑。”你真没有认出余道长是何人?“

    马兮彤眼睛一睁,难道她以前认识余道长?她使劲想了想,还是想不出。

    高理忽然说:”啊,我想起来了,他可是徐直?“

    ”对,对,是他!“梨花也叫道。张子铨笑眯眯地点头。

    马兮彤见了,更是目瞪口呆。她只知道一个徐直,那是欧南喜的军师。当初欧南喜率全部人马奔袭广州城,不料计划早已被梁起兴出卖给官府。欧南喜的三万大军在广州城下中伏,全军覆没。欧南喜带去的两员大将阵亡,徐直下落不明。

    张子铨道:”徐相见大势已去,便化妆逃走,却遇见官军,被我救了。他那时心灰意冷,不肯再回清远,说要去冲虚观。我便陪他来了这里,然后再去找欧将军。他原本就是这里的道长,在外化名徐直。“

    原来是这样,马兮彤这才明白。她想了想说:“张大哥,这回我们要做大事,他肯不肯......”

    张子铨摇摇头。“等我们拉起一支队伍再说吧。”

    梨花抿嘴道:“不要他也好,谁知他什么时候又心灰意冷了。”

    ......

    就这样,他们等到天黑,辞别余道长,然后带着十个人离开了冲虚观。他们乘着夜色,一直向南走,直到东江边,再沿江西行,直到天明,又搭船过了江,从南边绕路去广州。三天后,他们终于进了广州城。

    到了这里,一切就得听马兮彤的了。她带着众人来到城西南外,住进一家客栈,然后自己和张子铨两个人进了城。

    前年底的欧南喜一役后,广州城已恢复了平静,街上人来人往。二人来到状元坊,马兮彤指着前头香山饭馆的招牌说:“那里是我爹开的,专门用于联络,要找七叔就得上这里来先找九叔。”

    张子铨问九叔又是谁。马兮彤说:“我爹把家产变卖后,大部分买了船,用来给吴大人黎大人从南洋运粮,这事归七叔管。我爹在岸上还有些生意,全部归九叔管。七叔许多时候在海上,因此要找他就得先找九叔。”

    张子铨又问:“七叔如今在做什么?”

    “贩货呀。“马兮彤道,”我爹还在时,也是一边运粮一边贩货。自元兵南下以来,沿海都在打仗,外洋船不来了,这边的船也不让下海。可是南洋各地对中原物产需求很大,金银铜铁,还有锡器和漆器,甚至大铁锅,都是抢手货,更不用说瓷器和丝绸了。因此偷着往南洋卖货可是大买卖,各路沿海义军都靠这个维持开支。如今义军虽然没了,只要有船,大家一定还在做这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