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76 借宿

    道一点头同意。两人当即前往震灵堂。梁柱恰好在道房中,听说龙虎山小天师来访,犹豫了半天才请他进去。

    ”梁道长一向可好?”小天师首先打招呼。“小可这般有礼了。“

    梁柱也回礼道:“不敢不敢。”

    小天师又向他介绍了道一。“这位便是毛道一毛少侠,梁道长想必听说过。”

    梁柱脸上一抽,干笑着和道一互相拱了拱手。

    三人入座后,小天师说:“半年前许大法师去龙虎山见家父时,家父问及道长为何没有同来,许大法师说道长忙于研究《黄庭经》。如今梁道长可研究好了?”

    梁柱忙说:“哪里哪里。《黄庭经》博大精深,研习岂是一年半载之功,贫道自去年开始精研,每日不倦,至今不过看了十之一二。”

    道一吸了口气,假如梁柱没说谎,他自然不会有功夫去千里迢迢的太白山劫持箐儿了。

    ”难怪那怪。“小天师脸上却浮起嘲讽的笑容,”......难怪昨夜梁道长要趁许大法师不在时,与元符宫几位高道彻夜研习此经。“

    一听这话,梁柱脸上顿时一片惨白。”小,小天师误,误会了......“

    小天师哦了一声。”那么梁道长和几位高道昨夜在上清宗坛做什么?“

    ”这,这......“梁柱的额头上开始冒汗。

    小天师正色道:“研习经典固然重要,梁道长身为上清派高道之一,对上清派及我符箓三山的前途也不可不多加考量。”

    梁柱连声说是,一边抹了下额头。

    小天师继续说:“符箓三山合并乃大势所趋。全真正在南扩,武当山已全部成为全真派道场。小可还听说,真州长生观的南丹祖师李道纯就要加入全真。真州离茅山不过一山之隔。全真下一步势必直指茅山。不知三茅山三百余宫观庵院哪座能免于落入全真教之手?”

    梁柱沉默不语,又抹了下额头。

    小天师又说:“全真势大,上清派若以三茅山单独对抗,势必不敌。倘若元符宫改换门庭,皮之不在,这九层上清宗坛又何以得存?在此关头,唯有三山合为一体方能扼止全真,保我符箓道门不失。许大法师高瞻远瞩,力主三山合并,实在是以上清根本利益为重啊。”

    “小天师说的是,说的是。“梁柱连连点头。

    小天师道:”至于贵派有人担心合并后上清宗坛不保,梁道长大可不必担心。家父早已明言,符箓三大宗坛,正一,上清,灵宝,好比禹王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只要有此三大宗坛在,我符箓道派便能屹立不倒。若有人说,三派合并后什么三坛归一,梁道长千万不可信此谣言。“

    ”当然当然。“梁柱又连连点头,”张天师自理宗朝即受圣命提举江南道家。符箓三山的大事自当由张天师做主。“

    小天师脸上满意,又说道:“小可还听说,宫中有传言,我和毛少侠此来元符宫欲对上清不利。此话梁道长也不可听信。毛少侠为龙仙芝一事已向张天师赔罪,今来茅山是想与许法师商量如何了结贵派周大慈之死一事,别无它意。

    梁道长不知是否知道,毛少侠已经退出全真,并有意加入我符箓道门,只是不知三山之中究竟何处最适合他修道,因此家父才让我陪毛少侠来茅山各处看看。”

    梁柱听了脸上恍然。“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毛少侠,你要寻找修道之处可来对了地方。”

    道一在一旁只好干笑,他可没想着什么加入符箓道门,但他知道小天师这么说是为了找个理由让他去探访各个茅山宫观。

    只听梁柱继续道:“我茅山可是《洞天福地记》中七十二福地之首,水土良清,再适合修道不过。茅山分为大茅,中茅,小茅,因此也叫三茅山。大茅山便在元符宫南,山上有玄帝时铜鼎,偃刻甚精好,在山独高处,入土八尺许,玄帝时命东海神埋藏于此......”

    谈起茅山,梁柱像是变了一个人,完全没有刚才唯唯诺诺的神情。他从山上讲到山下,从三皇五帝讲到现茅山各位高道,滔滔不绝,不仅山间各处宫观的所在,连山下句容县里有哪些去处都讲了。

    道一仔细听着,一点也不觉得厌烦,他本来就是来这里找人的,对周围当然知道得越多越好。小天师在一旁也脸上微笑,似乎早就料到梁柱这个茅山通会替他给道一讲解一切。

    梁柱还说起茅山如何吸引名人来访。“两浙名人无不向往茅山,尤其苏杭一带名流,譬如杭州的草窗先生,湖州的赵子昂......”

    梁柱说赵孟府十分喜欢道学,曾经拜湖州升元观的杜道长为师。“杜道长又是上清蒋先宗师之嫡传弟子,因而蒋先宗师还在时,子昂先生曾多次造访......”

    道一听得点头,他记起在叶李的招贤会上初遇赵子昂时,花亦紫是这么提过。于是道一告诉梁柱,自己认识草窗先生和赵子昂。梁柱显得很惊讶,特别是道一说了和周密等一众杭州书生也都有交往后,梁柱反过来向道一打听这些人的事。小天师在一旁也兴致勃勃。

    三人正谈得高兴,有道士进来说。“梁道长,你哥来了!”

    梁柱一听,又惊又喜,连忙起身往外面走了。小天师笑着对道一说:“梁柱的哥哥便是我说过去读书的那位,听说很有学问,以前在北方什么学府教过书。“

    不过片刻,梁柱已领着四个人回来,看上去竟是一家。男的应该是梁柱哥哥,书生打扮,长相儒雅但不如梁柱,女的年约三十,看上去很贤惠,两个小的只有七八岁的样子,一男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