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90章 劝说

    不等金归燕发怒,白挺又接口道:“天下可马上得之,不可马上治之,金公子常年行商在外,可曾听过否?”

    金归燕微微一笑,朗声说:”陆生亦云,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今六合一统不过数载,南方尚有乱事,武功不可稍废,文功不可冒进。

    皇帝命程文海入江南寻可用之才,正是循序渐进之法。若此番入京者德才配位,皇帝知江南人才可以大用,儒家可以大用,必会大开科举之路。

    反之,若此番入京者德才不配其位,皇帝必大失所望,以为江南人才不过如此,重开科举亦无大益,诸位以为如何?“

    金归燕长身玉立,侃侃而谈,一众书生脸上惊讶。他们初见金归燕以为不过是个好皮相的商人,听他开口便引经据典,用词甚是文雅,不由肃然起敬。

    张伯淳开口问道:”金公子果真只是商贾之人?不知公子在大都作何营生?“

    金归燕说:”金某在大都开客栈,兼做珠宝玉石生意。“

    张伯淳看了周密一眼。周密会意,命仆人取来一只精美的漆盒,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只玉爵,满身文藻,看上去十分古老。

    张伯淳问金归燕:“金公子即做珠玉买卖,不知在公子看来,此爵所用玉料出自何方?”

    金归燕接过漆盒,随即从怀中取出一只指甲盖大小的水晶透镜,凑近玉爵,仔细观察了一番,然后又用指尖抚摸了一下玉爵的表面,并轻轻叩击数次,最后抬起头说:“此玉温润油滑,纹理细腻,白如羊脂,为上等大夏玉。”

    周密脱口而出:“怎么,此玉光泽透亮,难道并非出自和田?”

    金归燕道:“此玉为大夏玉之极品,凭光泽不能与和田玉区分,须用水晶透镜仔细鉴别。宋徽宗当年好玉,曾使胡商越葱岭搜购玉料,与和田贡玉同款制作。此物即为当年宋徽宗御制一十二尊仿古玉爵之一,把手上《政和》二字便是明证。”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花亦紫在一旁看得脸上放光。

    张伯淳赞道:“金公子果真识货......草窗,这下你可放心了?”

    周密笑着点头,命仆人收好玉爵,一边恭维金归燕说:”金公子不但熟读经典,更精通金玉收藏,可谓儒商也,今日雅集有公子在此,实为幸甚。“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湖州白二公子开口了。

    ”珠玉买卖是金公子本行,要称儒商,不但须会四书五经,琴棋书画也样样不能欠缺才是。“

    金归燕嘴角浮起一丝微笑。”白二公子是想考考金某的才学?“

    不等白二公子回答,张伯淳抢先说道:”不用考,不用考,啊,不过......“

    他扭头看向周密。”草窗,是否说好今日人人须得留下墨宝?“

    周密一愣。”啊......对,对。只是人还未到齐,鲜于大人不知为何迟了。“

    ”等他做什么?“白挺在一旁插话道,”都这么晚了,我们先开始,他来了再说。“

    众人纷纷说好,于是周密宣布到场者人人须留下字帖一副,两位姑娘除外,而且周密还说,今天不论诗才,只看书法,因此写的只能是各人中意的先人作品。就这样,仆人献上文房四宝,众书生便开始一一挥毫作书。

    和上回西湖边诗会一样,这次也是按长幼次序动笔。周密率先写了一副苏轼的《水调歌头》,接着张伯淳,钱选,仇白等人轮流上阵。等到赵孟府提笔时,他写的是王羲之的一首诗:

    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泠涧下濑,历落松竹松。

    他一写完,众人一片叫好声。周密笑呵呵地说:”子昂果然对王佑军最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