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章 半残王右军紫金砚


    “这位先生,到底送来的是什么好东西?”

    她的眼睛仿佛会说话一样,优雅地向我望着。

    过去十年,我眼中只有姐姐。

    如今这女掌柜,腰肢纤细,身材凹凸,如同一朵含苞欲放、芳香四溢的玫瑰,惹人遐思。

    “我的砚台是好东西,请再给看一下。”

    女掌柜嘴角轻轻上翘,嘴边浮现出一个小小的酒窝。

    我把砚台放在托盘里,推到她的面前。

    她很漂亮,像一朵盛开的玫瑰花。

    在我心目中,这个世界上没人能超过漂亮姐姐,她是天上的星。

    “紫金砚,可惜残了,不然,也不会沦落到民间。”

    女店员嗤的一声冷笑:“先生,刚刚已经看过了,请走下一家吧?”

    “五万,王羲之用过的琅琊紫金砚,我只卖五万。”

    我懒得跟女店员废话,伸出右手小指,在那半个签名上轻轻点了一下。

    女店员笑起来:“哎哟,你还真有本事啊!你说五方就五方?整个二马路上砚台多得是呢,半个签名不知真假,你敢说是王羲之真迹?”

    “方”就是万,简体“万”字加一点为“方”,五方就是指人民币五万元。

    外面有一老一少两位顾客进门,听见女店员的话,都笑起来。

    我盯着女掌柜,她把砚台放到聚光灯,又拿过一支强力手电筒,光线打在签名部位的侧面。

    真正的上等紫金砚能够透光,她这样做,就能看到签名笔画的深度。

    如果运气够好,能在残缺部分的位置,找到那个“羲”字。

    我确信砚台是真的,不用像她那么繁琐。

    试想一下,如果“之”字是真的,跟她相连的另一个“羲”字又怎么假的了?

    “五方,公道。”女掌柜点点头。

    “什么?小姐——”

    “小翠,留下吧。”

    “留下吧”的意思是“确定收下”,现在,我是卖家,送货上门,收藏者决定购买某件藏品,让送货人将货留下,就是“留下吧”。

    女掌柜这样做,就证明刚刚女店员小翠看走了眼,犯了大错。

    那个老头子笑着向前一步:“关小姐,怎么着呢?大清早的,就吃仙丹了?”

    古玩行里,买了便宜又喜欢的藏品就叫“吃仙丹”。

    我叫价“五万”,是公平价,倒是谈不上“吃仙丹”。

    老头子这么说,话里连讽带刺,似乎是在怀疑那位关小姐的眼力。

    “杨爷见笑了,我是经营文房四宝的,别人觉得王羲之用过的紫金砚残了,不值钱,但我觉得,真正的文化人,如果能得一块书圣宝砚,出个二十方应该不是问题。”

    本来,她是买方,交易完成前,不该当着我的面,说这件东西转手能卖多少钱,避免我当场反悔。但是,我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似乎心有灵犀,都相信对方的人品,不会出尔反尔。

    “二十方?呵呵,笑话!小关啊,你这是好日子过得太久了,真想要‘吃药’啊?”

    行话“吃药”也叫“交学费”,买家买到假货或是店家高价收了次品。

    本来,“吃药”这个词有自嘲之意,也有劝慰自己的意思,权当交学费了,但从这位杨爷口中说出来,嘲讽的意义就太重了。

    他们是熟人,但却不是朋友。

    不然,杨爷也不会咄咄逼人。

    那个年轻人也跟着帮腔:“关小姐,这位朋友别是‘埋地雷’的吧?知道文房斋的信誉,也知道关小姐酷爱文房四宝,尤其是王羲之的字……让我爷爷帮忙看一眼吧,保险一点,对不对?”

    行话“埋地雷”指的是乡下来的假货,有些稍微懂行儿的“二把刀”买家,自己跑到农村,从农民手中买货,以为这样就能买到真东西。无良造假的贩子就利用这点,与农民合伙骗人,把假货卖给这些二把刀。

    关小姐笑了:“杨爷是文房古玩领域的大行家,帮我看看,也是好事,不过,看货嘛,一眼高一眼低的事,时有发生,如果今天我打眼了,就认栽,五方出去,打个水漂听个响声吧!”

    行话“一眼高一眼低”是指由于个人的见识、审美、喜好不同,对同一件东西可能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断,无法达成共识。

    如果杨爷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砚台不值钱,那他就是个棒槌,根本不懂文房四宝。

    杨爷把砚台拿在手中,先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

    我的确用牙膏、洗洁精清洗过砚台,那是因为砚台长期跟某种蜡油混放在一起,被蜡浸润过,必须得先除蜡,不然,任何除污剂都不管用。

    当然,也因为签名位置残了,我觉得不值当花费太大力气处理。

    “哎,好东西啊,可惜残了!小兄弟叫价五方,也是个行家呀?但是——”

    杨爷转头看着我:“小兄弟,以前没见过你,好面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