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4章 奔袭转战六千里

    侯君集给李靖作了简单汇报,并感慨这伏允也太能逃了,他已经追不动了。

    李靖命侯君集休息,契苾何力与薛万均追了上去。

    双方还是一追一逃,唐军沿着伏允可汗的踪迹,横穿了塔里木盆地,一直追杀到了今天的新疆地区,并最终在塔里木河附近发现了休息的吐谷浑部众,此时唐军已经追赶了四十天,途径一千五百公里。

    已经彻底丧胆的伏允头也不回逃入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唐军发动了冲锋,大胜吐谷浑,斩首数千,俘获了伏允的妻子儿女,并获得辎重牛羊二十万头。

    而逃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伏允仅带了一千人,并且因为没有辎重补给,迅速发生了内乱,身边亲随密谋之下砍了伏允的脑袋献给了唐军以求活命。

    至此历时四个月,奔袭转战六千里,吐谷浑国也彻底灭亡。】

    “从辽东起,不臣我唐之四夷,不过高句丽,突厥,吐谷浑,吐蕃四国,药师将军独灭其二,真乃战绩卓然。”

    李勣有点羡慕,但更多的是佩服。

    一个是他与李靖的年岁差距在这里摆着,足足相差二十几岁。

    一个是在李勣看来,李靖用兵可以说是炉火纯青。

    击败萧铣领的是水军配合计谋,灭掉突厥是骑兵配合统筹。击败吐谷浑则是追击与料敌于先。

    三次战斗三个玩法,并且都效果卓然,让李勣相当的没话说。

    而且再一想,应是灭吐谷浑之后药师将军便改封卫国公,而后面,该到他李勣扬名之时了吧?

    只是不知道是哪几个国家化作了他李勣的功勋?

    “奔袭转战六千里。”

    李世民笑的很开怀:

    “都是大唐好儿郎!”

    作为一个喜好冲锋的天策上将,李世民比任何人都明白士卒的意志有多重要,而光幕中展现的唐军风貌,深得李世民之欢心,要说唯一不满意的地方便是两个宗室子弟的表现了:

    “道宗当战则战拔得头筹,当一战而定时反倒怯战!”

    “至于李道彦……”

    李世民言语间杀气四溢:

    “若是朕领军,必执阵缚前斩之!”

    苏烈则是不由自主的琢磨:

    陛下这是恨这李道彦不尊将命私自攻伐党项人呢?

    还是恨这李道彦统军奇差,有备袭无备,反被大败?

    随即李世民则是话语一转,略微可惜:

    “此前君集在时光幕甚少提他,此次不在反而提其之功,颇为可惜。”

    不过这话也就随便一说,相较而来李世民也很希望能看到这旧臣做出点功绩来。

    李靖对于光幕的调侃说唐俭笑开花的言语只能苦笑。

    天晓得这李道彦到底是忽然冒出了什么想法。

    不管从哪个方向看,在吐谷浑的地盘作战,粮草供给以及向导都是非常重要的,结果这位直接将两者都踢开了。

    至于光幕所说的什么杀神模式,李靖也就笑笑。

    他李靖又不是那边土生土长的,怎么可能次次料敌先机?定然还是迫不得已找了弥补之法,然后每战当先,就食于敌。

    嗯……都是被迫的。

    杜如晦则是展望了一下道:

    “吐谷浑既灭,则下一个应当便是高昌了。”

    “灭高昌,置安西都护府,如此大唐才将河西尽控于手,能够展望西域。”

    杜如晦暗自点点头,如此一来,贞观年间的西域发展途径倒是基本梳理清楚了。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高句丽?

    大家御驾亲征而不可得,不知道此地功勋,最终归于何人?

    “此战……真令人神往。”

    病恹恹咳嗽一声,秦琼慢慢道。

    尉迟敬德是听得懂老友口中的遗憾的。

    他们都是陛下的亲信猛将,如今陛下登临帝位,按理来说这贞观之唐正应是他们效力荡平四方的时候,但……

    “秦将军若是用心调养,将来或能重临军阵也犹未可知。”

    孙思邈悠悠道。

    秦琼眼睛当即亮了起来:

    “当真?”

    孙思邈上下打量了一下,摇摇头道:

    “如此奔袭自然不可能,但若只是临阵指挥军阵的话,当然当真。”

    秦琼扯了个笑容,点点头:

    “足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