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时地利

    公元197年,汉建安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函谷关下。

    历经一月有余的河洛大战,关东联军兴五十万主力大军,自虎牢关一路西进,大军连续占领帝都洛阳、弘农等重镇,并收复洛阳周边龙门、雒口、巩县等诸县,兵锋直抵函谷关下。

    大凉皇帝董卓率领的大军一路西遁,他派出的华雄、李傕、郭汜等三路阻截大军均未奏效,被吕布、赵云的二十万铁骑一路狂追猛攻之下,损兵二十余万,方才抵达函谷据关而守。

    函谷关太守府中,年近六旬的大凉皇帝董卓大腹便便的坐在首位,疲惫的脸上略显憔悴,群臣也分左右依次落座。

    “众位卿家,寡人自统兵以来,纵横西凉三十余载,麾下将士何其勇猛,手中兵戈何其锋利,可如今尔等面对关东鼠辈竟连战连败!究竟是寡人统御失策,还是我大凉将士惧战乎?为何就一败再败,让寡人和众卿家陷入如此被动境地!”

    此时的董卓大发雷霆,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何麾下勇猛善战、久经沙场的彪悍铁骑,竟打不过久在内地混战的诸侯军?而现今的处境也令他实在无法接受,心中很是失落。

    “陛下,臣以为,不是我军将士们不勇猛,将军们不善战,而是未占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利耳。”

    “哦?文优此乃何意?”

    大凉丞相李儒出列拱手拜道:“陛下,请恕臣直言。臣以为所谓天时,乃当今朝廷未倒,天下人心依旧向汉,正统也依然在汉,我朝代汉而立的时机...不在其时。况且,陛下建立大凉王朝,在诸侯眼中已严重侵犯了他们的利益。为何?因为他们也想做皇帝,但他们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罢了!如此,见陛下贸然称帝,他们当然会摒弃成见,达成一致共讨我朝。”

    “所谓地利,陛下攻陷洛阳而称帝,看似得到河洛的帝王基业,实则我朝在此毫无根基可言。帝国的核心区域在于关陇地区,在哪里我军有取之不尽的兵源,用之不竭的粮草,还可征调西域诸国的兵马粮草为我所用,可谓是战无不胜。而河洛是大汉皇朝经营近两百年的帝都,在天下人眼中,帝都宁可荒废,也绝不容有人玷污。我军占据此地而建立大凉,实则早已成为了众矢之的。”

    “所谓人和,自十年前汉灵帝颁旨讨伐我军始,在天下人眼中,我军早已是乱臣贼子,失去了关东人心。十年来,陛下率领我等一直在西凉关陇地域经营,实力逐渐强大。而关东的诸侯们则忙于相互攻伐,未将我军当成太大的威胁。再加上大汉朝廷未倒,又有北府军这个庞然大物一直在向汉廷效忠,所以天下人心向汉朝的仍占多数。如今北府军挟天子以令诸侯,率天下诸侯讨伐我朝,在关东百姓眼中他们方是天下正统,是人心所向,是受天下人支持的一方。而诸侯们也愿听从张耀文的号令,放弃成见聚兵一处。故此,臣以为,这便是我军战败河洛的关键所在。”

    李儒洋洋洒洒一番深入分析后,厅内众人们表情各异,有的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有的大惊失色,更有的面色忧惧的望向董卓,生怕董卓大怒牵连他们。

    这其中鼓动董卓进军河洛、并上书劝解董卓称帝的不在少数,依董卓这种暴戾无度的性情,很有可能将怒火撒向他们。

    “陛下,末将以为,丞相是在长他人志气灭我军威风!哪些关东猪狗们只不过是趁我军西进之际,打败了我军的阻截之军罢了,从未与我军主力正面对决!”

    “末将提议,修整数日后,养精蓄锐,大军开出函谷关,与关东猪狗军决战,一战定乾坤!”

    就在此时,董卓麾下第一大将徐荣出列,洪声奏报道。

    谁知,董卓一听瞬间大喜,因为他不可能承认自己的决断失策,天子岂有错乎?

    他非常高兴的指着徐荣,大笑赞赏道:“好,天明之言甚合我意,寡人也认为关东猪狗们不值一提,丞相所言不足为虑。寡人决定修整五日,随后集中主力一举击溃关东联军。寡人要趁势再夺洛阳进取中原,一统天下!”

    “陛下圣明!!”

    “臣等附议!!”

    一时间,在凉朝文武一片附和声中,让董卓再次找回了曾经目空一切、雄霸天下的感觉。